全国两会:要用洪荒之力解决入园难 着力均衡资源配置

从出生到死亡,教育伴随人的一生。它既关系每个个体的生活,又影响社会前进的步伐,既是民生热议的话题,又是国家决策的重点。从“入园难”到接孩子,从择校热到“新高考”,从一流大学建设到乡村教师培养,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每一个教育热点都与你我有关。那么,代表委员如何讨论这些议题?这些又将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全国两会:要用洪荒之力解决入园难 着力均衡资源配置

“二孩时代”,学前教育准备好了吗?

“全面二孩”政策从实施以来,学前教育资源需求开始大幅增长。据一份研究报告预计,到2021年幼儿园缺口近11万所,幼儿教师和保育员缺口超过300万人。

学前教育资源不仅短缺,还分配不均。据统计,目前全国公办幼儿园只有8.6万多所,民办幼儿园有15万多所,近三分之二的儿童进入的是民办幼儿园。而城市民办幼儿园普遍存在收费昂贵、质量良莠不齐等问题。

多位代表委员表示,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要扩大普惠性资源供给,特别是支持企事业单位和集体办园、完善和落实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政策、支持民办幼儿园发展、鼓励多种形式办园。

【说法】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

要用洪荒之力解决入园难,着力均衡资源配置。

课后“三点半”,学生去哪儿?

中小学生下午三四点就放学,家长还在上班,孩子没人接,接回来没人带,送托管班又担心不正规,接孩子成了不少双职工家庭的烦恼。

事实上,关于此问题,多地进行了探索。2014年起,上海市公办小学普遍向家庭看护确有困难的学生提供课后免费看护服务;今年初,江苏省南京市下发通知,所有公办、民办小学实行“弹性离校”制度,为小学生免费提供延时照顾服务……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实行弹性放学时间,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财政补贴或与家长建立谈判沟通机制适当收费等方式对参与课后服务的学校、单位和教师给予适当补助,严禁以课后服务名义乱收费。

专家表示,要想真正解决家长的“三点半之困”,对于何为“适当收费”,何为“乱收费”;何为“课后服务”,何为“变相补课”这样的概念,还需给出一个更明确的界定。

全国两会:要用洪荒之力解决入园难 着力均衡资源配置

择校热,啥时能降温?

近日,一则题为“北京小学学区房25万元一平方米仍抢手”的新闻,再次挑起人们的敏感神经。现实生活中,学区房正成为诸多普通家庭“不能承受之重”。

全国政协委员、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直言,学区房问题令他感到担忧,重点小学与相邻的普通小学教育资源差别大,划一条学区线,普通小学学区内的学生就无法进入重点小学就读。

【说法】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

资源配置均衡了,择校热才能逐步降温。为解决这一问题,未来将在三个方面继续下功夫:师资流动,让校长、老师流动起来,这样能分阶段地带来相对公平;集团化办学,由优质学校、办学能力比较强的学校联合一些其他学校,以强带弱;学区化管理,要把初中和小学综合起来,作为一个系统来管理。

“新高考”,将来怎么考?

今年是我国部分地区实施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第一年。“新高考”也引起了全国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的关注。“新高考”将为中国的教育改革带来哪些影响?将为高校选拔人才方式带来什么新变化?

根据新方案,今年上海、浙江两地的考试科目将采用“3+3”模式,即除语数外3个主要科目外,加3门选考科目。而全国各地都将陆续推出新高考方案,广东省也将于2021年实施新的高考综合改革方案,“3+3”考试模式与上海和浙江基本相同。

【说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

高考综合改革也需要高校的积极参与。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高校应考虑如何进行分层分类培养,如何对学生实施综合测评。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

我们想经过三五年时间的努力,能够建立起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等教育考试招生制度体系。

全国两会:要用洪荒之力解决入园难 着力均衡资源配置

“985”“211”之后,世界名校就在家门口?

今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提出“每5年一个建设周期,建设高校实行总量控制、开放竞争、动态调整”。这意味着接棒“985工程”“211工程”的“双一流”建设正式启动。

那么,怎样才是一流?如何建设“双一流”?哪些学校和学科会有可能成为一流?这是关乎每一所高校、每一个家长和每一个考生的问题。

【说法】

全国人大代表、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

判断一所大学是否一流,要看它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上贡献多大。一流大学建设要瞄准一个根本任务:立德树人。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

“双一流”名单是有周期的,不是终身制。今年上半年将争取完成专家评选、政府比选的程序,公布第一批建设学校和学科的名单。

乡村教师,如何留得住、教得好?

在中国1500万教师队伍中,乡村教师有300万人。他们默默坚守在最偏远、最艰苦、最贫困的乡村地区,为乡村孩子撑起了教育的蓝天。

为解决乡村教师问题,2015年,国家出台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意味着乡村教师队伍的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此后,中央财政投入了52.53亿元资金,提高乡村教师的补助;在全国范围内建了约40万套周转房,让乡村教师住在条件比较好的地方。

【说法】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大学商学院院长徐玖平:

需要对山区基础教育体系研究透,再精准地进行投入。要加大补贴力度,稳住山村教师队伍,尽可能高地给他们补贴,以吸引更多的人到乡村学校当教师。要落实建档立卡,实现精准教育扶贫,减轻困难学生上学经济负担。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

教育质量是尊敬出来的,没有对老师的尊敬、对学生的尊重,就没有好的教育质量。

陈宝生表示,教育部将出台一个文件,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乡村教师待遇等问题作出明确部署。

婴幼儿食品行业快讯:伊利股权激励方案获股东大会通过........

09-30

内容涉及乳业!国家发改委、农业农村部等五部门联合发文促进消费

乳业 07-02

奥运TOP伙伴蒙牛“要强”闪耀奥预赛 成为每个人运动的合作伙伴

奥运,蒙牛 05-30

“致癌卫生巾黑名单”旧闻重提,多家卫生巾品牌客服回应

产后卫生巾,孕妇卫生巾 05-19

这些乳企,拟被认定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乳企 05-14

标签:行业快讯
热点招商类目
奶粉
辅食
奶瓶
纸尿裤
洗护
首页联系客服关于我们
全球婴童网-母婴用品行业门户平台,助力行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190
取消
  • 搜产品
  • 搜品牌
  • 搜企业
产品分类查找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大类
小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机构
大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