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
×
loading..

“奶剩”周期结束国内原奶产能平衡 但进口冲击未减

2014年以来的“奶剩”周期终于结束。

根据农业部公布的数据统计显示,目前国内原奶价格已明显回升,从3.39元/公斤的最低点,上升至目前的3.54元/公斤,而这个价格也是2014年下跌以来的阶段高点。与此同时,2016年国内规模以上乳企主营业务较同期增长5.8%,增幅较去年增加4个百分点,为3年来最大涨幅。农业部最新分析月报认为,目前国内原奶产能平衡,过剩已不复存在,奶业将进入上升趋势。

“奶剩”结束

从2009年开始,中国奶业进入了新一轮的奶业周期之中,在进口大包粉和国内消费疲软的双重冲击之下,国内奶价快速下跌。农业部监测数据显示,收购价格从2014年2月的4.26元/公斤迅速下跌至2015年的3.38元/公斤,跌幅超过2成,部分养殖户的收购价格从6元/公斤被腰斩,而低价一直持续到2016年下半年才开始回升。

“这一轮周期已经结束了。”高级乳业分析师宋亮告诉记者,目前奶业进入到一个新的上涨阶段,由于供求关系还不稳定,因此还会有些波动,但整体趋势已经清晰。

新希望乳业总裁助理林永裕告诉记者,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新希望分布在全国多个省的工厂收奶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最高上涨超过0.5元/公斤。从原因上看,一方面由于前期乳价下跌,导致养殖户的退出,存栏数字有所下降。另一方面也和国内原奶收购优质优价带来的成本上升,以及国外奶价进入上涨周期有关。

事实上,素有国际乳价风向标之称的全球乳制品拍卖价格,从2016年下半年也进入震荡向上的通道,8月份进口大包粉的成交价格为2731美元/吨,12月底时,这一数字已达到3568元美元/吨,以未来6个月的发货价格计算,折算到岸原料奶的价格为3.86元/公斤,已经超过农业部定点监测价格,甚至接近了国内大型乳企的收奶价格。虽然最新一次2月21日的拍卖价格有所回调,但全脂奶粉的拍卖价格依然保持在3189美元/吨。

一直以来,中国乳业存在“奶荒--加大养殖--奶剩--倒奶杀牛”的恶性循环,此轮奶价上涨会否意味着新一轮奶荒周期的开始。

宋亮认为,尽管国内奶牛存栏数减少导致产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由于规模化养殖比例的提升;以及国内乳品企业的国际化布局,实现了奶源国内外自由调配;都降低了国内奶源紧缺可能带来的影响。目前大消费环境整体低迷,而且国际供应非常充分,未来出现奶荒的可能性并不大。

不过周期还将存在,林永裕告诉记者,目前国内原奶生产尤其是散户和小规模养殖户生产往往具有盲目性,当价格好的时候就会大量扩张生产,企业收奶是根据自身的产销计划,养殖户和乳企两者之间并没有资产投资关系,所以如果这个模式不改变,想实现奶源趋于平衡、稳定并不现实。只有当小规模、散户被淘汰,行业进入家庭牧场、大型牧场等规模化养殖的时候,才会相对平衡。

事实上在这一轮洗牌之后,随着中小养殖户的退出,国内奶牛规模化养殖比重也明显上升,据农业部畜牧业司司长马有祥介绍,2016年我国奶牛规模养殖比重首次超过50%。

原奶业复苏的同时,国内乳制品行业也迎来3年来最大增幅。

在21日举行的由农业部、中国奶业协会联合主办的“中国小康牛奶行动”启动仪式上,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表示,2016年我国牛奶和乳制品产量分别达到3602万吨和2993万吨,乳品市场供应充足。乳制品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规模以上乳企主营业务收入3503.9亿元,同比增长5.8%,较去年提升了4个百分点;乳制品产量同比增长7.68%。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美菊表示,2014年,我国乳制品行业首次出现负增长,2015年虽然扭转了下降的趋势,但是依然处在困难阶段,2016年下半年终于走出低谷。

进口冲击未减

不过记者了解到,尽管“奶剩”周期结束,但目前国内原奶企业还未能脱困。

21日晚间,原生态牧业发布业绩盈利预警,2016年上半年原生态牧业亏损1.36亿元,预计全年还将继续亏损,而这也是继现代牧业、西部牧业之后,第三家预亏的原奶企业。根据此前公告显示,西部牧业预计盈利将下降59%到80%,从盈利2311万元,减少至450-950万元。国内最大的原奶企业现代牧业则预亏6亿元。
对于亏损的原因,西部牧业将其归于进口大包粉和进口常温奶的冲击等。

据海关统计数据,2016年乳制品进口数字全线增长,进口数量和货值分别增长20%和11%,进口乳制品货值68亿美元,已占国内乳制品工业销售总收入的16.5%。其中大包粉的进口总量为60万吨,同比增长10%;液体乳进口增长38%,尤其是进口常温奶,个别月份甚至出现3位数的高速增长。其中附加值最高的婴幼儿配方奶粉的进口量为23万吨、31亿美元,同比增长25%和22%,占到进口总数近半。

不过记者了解到,如果说上一轮大包粉进口冲击的驱动是价格优势,而这一次乳制品进口增长则是消费偏好的变化。

宋亮告诉记者,以婴儿配方奶粉为例,目前原装进口的产品在大幅增长,一方面有伊利、雅士利、澳优、圣元等国内企业在海外布局回国销售的产品,另一方面,纯进口的产品更好卖,美赞臣、达能等国际品牌也加大了原罐进口产品的比例。

美赞臣高级副总裁及大中华区总裁游佩瑜对回应时表示,消费升级让中国消费者对产品有更多元化的需求,美赞臣也引入包括荷兰版美赞臣在内的原罐进口产品,虽然不能透露具体增速,但短短2年,荷兰版美赞臣已经成为中国产品系列中的重点品类之一。

在正规进口之外,海淘和跨境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行业内估算,2016年,通过海淘、跨境购渠道进入国内的婴儿配方奶粉总量也有百亿规模。

事实上,海淘奶粉的快速增长也让常规渠道奶粉企业感到不满。一位奶粉企业负责人向记者表示,海淘具有价格优势的原因,是由于海淘和公司正常渠道的产品并不在一个平台上竞争,对于公司而言,运营投入的不仅是产品本身,还有研发、市场、售后服务等多个部分,而海淘并不需要,但从安全风险上海淘产品也更高。

对此,游佩瑜也表示,国家监管机构陆续出台配方注册制、跨境电商新政,对国内外产品的监管一视同仁,但海淘还并未纳入同一监管之下,建议将加强对销售平台商的监管。

高端婴幼儿奶粉旗帜帜亲奶粉,鲜活好吸收全维守护宝宝成长

05-12

婴幼儿奶粉怎么选择?什么牌子的奶粉比较好?

04-27

合生元母公司受婴幼儿奶粉业务拖累,2023年营收增速放缓

03-08

主流婴幼儿奶粉企业由攻转守,行业分化比想象中来得快

01-12

如何选择婴幼儿奶粉?营养师:不是越贵越好!五步选到“好奶粉”

01-02

标签:婴幼儿奶粉 婴幼儿配方奶粉 奶粉
热点招商类目
奶粉
辅食
奶瓶
纸尿裤
洗护
首页联系客服关于我们
全球婴童网-母婴用品行业门户平台,助力行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190
取消
  • 搜产品
  • 搜品牌
  • 搜企业
产品分类查找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大类
奶粉零食辅食保健品营养品调味品
小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机构
大类
奶粉辅食零食保健品调味品营养品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