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致病菌”奶粉企业祸害了中国宝宝
-
2017-01-18 16:48 来源于:食悟
婴幼儿配方奶粉,又称“宝宝的口粮”,因为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也是妈妈的心头肉,因此,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安全和品质向来备受社会关注。近年来,国家对于这个行业的监管,也是不断加码。
2014年,国家食药监总局对国内全部100家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的产品和部分进口产品进行了抽样检查,抽检样品1565批次,检出不合格样品48批次,涉及23家国内生产企业和4家进口经销商。2015年,国家食药监总局按季度对国内在产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进行抽检;到了2016年,季度抽检改为“月月抽检,月月通报”,监管力度空前强化。
乳业第一新媒体《食悟》统计研究发现,随着抽检频次节奏加快,通报情况的时候会出现屡次“榜上有名”的不合格产品品牌及所属企业,于是社会上就有一种声音:对于屡错屡犯、屡教不改的企业,是否应该严惩,提高其违法成本?
直到2016年5月,月月检工作在惩处措施上有了实质性突破,陕西红旗乳业科技有限公司因一款产品被检出一种条件致病菌——阪崎肠杆菌,食药监部门责令整改,但其未按要求执行,最终,红旗乳业因涉嫌构成刑事犯罪,被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出了移交公安机关处置,月月检的惩处措施还包括吊销生产许可证。2015年5月,山西古城乳业集团有限公司3批次样品检出黄曲霉毒素M1超标,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证已被吊销。
2016年9月30日,广东省食药监局责成深圳市食药监部门依法对雅贝氏(深圳)乳业有限公司作出最高限额的罚款和吊销许可证等行政处罚。原因是,雅贝氏2016年1月17日的产品维生素A等10项指标不符合国家相关要求,且在国家食药监总局组织的体系检查期间,蓄意逃避监管,存在阻挠检查、销毁生产经营资料、拒绝提供真实记录等违法事实。
在信用体系尚不健全、国民素质有待提升的当下,市场经济尤其是婴幼儿配方乳粉市场要向健康有序发展,除了行业自律、企业高标准严要求规范自身外,还离不开国家监管部门的抽检。让违法者付出高于回报的成本,让投机者无处遁形,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食品安全是抽出来的、管出来的。
先不说别的,就拿阪崎肠杆菌来说,这可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可能对0—6月龄婴儿,尤其是早产儿、出生低体重儿以及免疫力缺陷婴儿存在较高健康风险。《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儿配方食品》(GB 10765—2010)中规定,阪崎肠杆菌应不得检出。
然而,根据乳业第一新媒体《食悟》统计整理,2014年以来,至少十家以上企业的产品被检出阪崎肠杆菌,宁夏红果乳业甚至连续两次被检出,这可是国标不准检出的一种致病菌啊!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对这类奶粉企业进行严厉惩处,问题严重者,可以吊销其生产许可证,以免这样的不法分子继续祸害中国宝宝。
-
高端婴幼儿奶粉旗帜帜亲奶粉,鲜活好吸收全维守护宝宝成长
05-12
-
婴幼儿奶粉怎么选择?什么牌子的奶粉比较好?
04-27
-
合生元母公司受婴幼儿奶粉业务拖累,2023年营收增速放缓
03-08
-
主流婴幼儿奶粉企业由攻转守,行业分化比想象中来得快
01-12
-
如何选择婴幼儿奶粉?营养师:不是越贵越好!五步选到“好奶粉”
01-02
- 搜产品
- 搜品牌
- 搜企业
-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
大类
-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