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律所对澳乳贝拉米提起诉讼 库存积压达1.1亿澳元

近期三家律所对澳大利亚婴幼儿配方奶粉贝拉米提起诉讼,称其在中国市场面临巨大危机,业绩大幅下滑、库存积压达1.1亿澳元。而该公司于本周三宣告复牌并决定调整业绩预期。分析称,中国代购热情降低直接推高其库存,大洋洲的乳企业绩很大程度都在看中国市场“脸色”。

“史上最严奶粉新政”让进口奶粉赚钱变得不易,其中澳大利亚婴幼儿配方奶粉品牌贝拉米所受影响颇为突出。该品牌奶粉此前备受中国消费者青睐,其借由代购等多种渠道进入中国市场。

贝拉米调整业绩预期

该公司负责人此前对外表示,尽管在中国“双十一”购物狂欢节达到了9300万美元的销售额,同比增长一倍多,但还是“低于预期”。

据悉,贝拉米日前已向市场承认,婴幼儿配方奶粉需求不及预期,给公司收入与盈利水平带来影响,造成库存累积、原材料过剩、供应商货款短少。“作为应对,公司决定修改与恒天然的关键供应合同,实施减产,并加强库存管理。董事会同时启动成本管理计划,将全面减少不必要支出。”其表示。

鉴于最新评估结果,贝拉米决定调整业绩预期为截至2016年12月31日半年内销售额预计在1.15亿~1.2亿澳元之间,2017财年(截至今年6月底)营业额预计在2.2亿~2.4亿澳元。而在去年10月盈利预警前,市场分析师曾预计贝拉米2017财年收入可增长45%至3.76亿澳元。

据悉,由于销售额疲软而供应链条冗长,贝拉米估计截至去年底库存额约为1.05亿~1.1亿澳元,成品占比约75%。

对此,有业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双十一’销量只是表象,一方面倾销导致利润走低,另一方面还存在一定比例的退货率,而且囤积奶粉这种‘刚需’食品会导致消费者短期内不再重复消费。”其分析认为,中国代购对该品牌的热情骤降是其销售额低于预期的一大原因。

乳业专家宋亮表示,各大跨境购电商的确在减少对贝拉米产品的推广。

“代购并不会有品牌忠诚度,永远都在追逐消费者更青睐、利润更高的产品。而且中国市场对进口奶粉的热情本来就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此前贝拉米曾一度出现供应不足,而转投其他奶粉品牌的消费者很可能不再回头。现在爱他美、A2等品牌在跨境购、代购渠道都颇为走红。”一位行业观察人士表示,婴幼儿奶粉的消费者也在一批批更换,新手父母更有可能接受当下的新晋“网红”款奶粉。

中国市场成争夺焦点

实际上,全球最大乳品出口巨头——新西兰恒天然公司,其业绩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也在“指望”中国市场的表现。去年恒天然对外宣布,该公司2015~2016财年净利润为8.34亿新西兰元(约合6.14亿美元),比上一财年增长65%。

其年报显示,中国依旧是国际乳制品市场需求增长最快的地区。2015~2016财年,中国市场需求增长27%。恒天然称,将继续加强在中国地区的牧场建设。预计2016~2017财年,恒天然旗下中国牧场产奶量将比上一财年增长40%。

“2015年恒天然多次裁员的时候,也将‘环境艰难’的原因直指国际乳品市场疲软,尤其是中国需求的回落。”上述观察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当时因欧洲、北美都增加了牛奶产量,国际乳制品价格被一路压低,而新西兰乳企则遭遇中国市场需求回落、被其他奶源地“围剿”的窘况。相比其他海外市场的疲软,恒天然格外看重中国奶粉市场增速放缓这一势头。“包括新西兰奶农在内的不少奶源地奶农,都已经认识到当地乳业正越来越依赖中国市场,其中不少对此持谨慎态度。”其表示。
同样不敢放松的还有中国本土奶农

“面对国际大包粉的低价倾销诱惑,政策、乳企仍应支持和保护本土奶源健康发展,一旦我们自己的上游供应被破坏,国际奶价到时就可掐住中国市场脖子了。”有业内人士坦言。

高端婴幼儿奶粉旗帜帜亲奶粉,鲜活好吸收全维守护宝宝成长

05-12

婴幼儿奶粉怎么选择?什么牌子的奶粉比较好?

04-27

合生元母公司受婴幼儿奶粉业务拖累,2023年营收增速放缓

03-08

主流婴幼儿奶粉企业由攻转守,行业分化比想象中来得快

01-12

如何选择婴幼儿奶粉?营养师:不是越贵越好!五步选到“好奶粉”

01-02

标签:婴幼儿奶粉 婴幼儿配方奶粉 进口奶粉 澳洲奶粉
热点招商类目
奶粉
辅食
奶瓶
纸尿裤
洗护
首页联系客服关于我们
全球婴童网-母婴用品行业门户平台,助力行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190
取消
  • 搜产品
  • 搜品牌
  • 搜企业
产品分类查找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大类
小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机构
大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