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评三好学生是实力体现还是束缚孩子成长

本周苏城大多数中小学均进入了紧张的期末考试模式。而期末考试的成绩之后,最让小学生爸爸妈妈们“神经紧张”的“热词”非“三好生”莫属。

看重“三好生”的家长人数不少,他们认为:这证书是孩子一个学期各方面努力的结果,也是助力未来升学的“武器”;但也有家长不以为然:“三好生”就是各种条条框框,抑制了孩子天性的发展,再加上与升学挂钩,功利色彩渐重。

事实上,这些年来,关于“三好生”的争论从未停止过。在教育评价改革呼声越来越高的今天,我们把视线聚焦“三好生”,邀请家长、老师议一议这个老话题的新情况和新思考。

【老师】

又到了“一年最是为难时”

进入期末季,很多小学班主任向记者坦言:又到了“一年最是为难时”——“三好生”不好评,尤其是低年级的班级。“孩子们成绩表现并没有太大的差别,而家长关注度又特别高,稍有不慎,家长就可能提出质疑了。”一位小学低年级资深班主任告诉记者说,“其实孩子都懵懵懂懂的,并不太在意,但爸爸妈妈们通常不淡定。”

记者了解到,目前苏城多数小学的期末评价都还绕不过“三好生”。从鼓励孩子的角度来说,越来越多的学校推出各类单项奖,有的学校甚至人人都可获奖;但在家长、学生心目中,分量最重的还是“三好生”(或者相应的全能奖项)。而三好生的名额比例,各校也不尽相同。多数学校的“三好生”人数限定为20—30%,一般每班10人左右;也有的学校的做法是:只要孩子符合所有选项标准,就能评三好,“低年级时,一个班的‘三好生’人数还真不少的,50%都能评上。”

各校“三好生”的考评机制也不同,从全面发展的宗旨出发,越来越多的学校都细化了具体要求。为了保证公平公正,有些学校还引入了“自荐—任课老师同意—班级投票—公示”等程序,“由此,很多家长也就更加‘心累’了,比如副课有‘短板’的,在外面找机构补,找任课老师沟通;而为了过‘班级投票’一关,平时有心的家长还会注意让孩子和同学搞好关系。”一位老师说。

【正方家长】

我们为什么看重“三好生”?

娃评三好,爹妈为何“抓狂”?来听听家长们的心声——

吴妈妈的娃现在读五年级。她看重“三好”,觉得这是孩子实力的体现。她说,孩子能评上三好学生不容易。我们小时候只要是学习好,“老师就可以直接指定三好学生人选。现在可不一样了,门门课都要优秀,还要得到各门任课老师的认可,学生要上台演讲,为自己拉票……除了学业优秀,为人处事,口才,人际关系等等各方面能力缺一不可。”所以她认为,现在评选三好学生的方式已经大有改变,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学生、家长看重“三好生”还是有道理的。

曾经一直为孩子评不到三好学生而心烦的李妈妈告诉记者,最近特别开心,孩子终于有资格评上三好学生了。她家孩子成绩不错,但体育是短板,为此她还和老师沟通过,希望能手下留情,结果被拒。没想到这学期孩子自己开窍,定了小目标,制定锻炼计划,发奋努力了。孩子还一本正经地和妈妈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只要能战胜自己的弱点就是最了不起的。在李妈妈看来,“三好生”这个评价抓手虽然有时略显苛刻死板,但确实可以激发孩子努力上进,勇于向自己的弱项发起挑战。

另一位周妈妈的发言则更有代表性:“那些说三好生不重要的,都是有初中名校学区房的,所以才能那么云淡风轻的。”她坦言,自家地段中学不太理想,小升初想试试一些名校的实验班,而据她了解,“三好生”仍是多所名校招生时重要的条件。“有的热门初中,择校‘门槛’要求11张三好生证呢,你说能不叫人着急上火吗?”

【反方家长】

成长不该被条条框框束缚

另一方面,随着教育理念和选择的日益多元,苏城也有不少家长对传统的“三好生”评选制度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质疑。

一贯推崇宽松式教育的王妈妈说,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有的孩子没有“学霸”的基因,但可能在别方面非常出色,从学业成绩来说,可能是评不上三好学生的,非要以“三好生”的标准去逼迫孩子“就范”各种“全能”,很可能得不偿失。“像我家孩子喜爱艺术,画画、跳舞都学得不错,每学期还能评到个小明星奖,孩子每天都很快乐这就够了。”

还有的家长觉得三好学生的评选标准“简单僵硬”,比如把“思想品德好”仅仅看作是不和同学发生争执,“学习好”仅仅是考试成绩比较高,“身体好”仅仅是考核的体育成绩达到要求。一位陈妈妈说:“我的孩子有善心,会把平时的零花钱、压岁钱存下来,去帮助失学儿童。可他在学校和同学有时会小打小闹。”“我的孩子虽然每次考试成绩一般,可是他特别喜欢看课外书,知识面很广,也不能说他不爱学习吧。”

采访中,记者发现,越来越多的家长除了孩子的学业,更注重孩子天性的保护,在他们看来“三好生=好孩子”的思维定势应该改变了,家长不必太在意“三好生”,被“三好生”牵着走,应该多多欣赏孩子的各种优点和长处——

“孩子们一样在努力,就不要按照三好生硬框框来要求孩子,最好顺应孩子的天性,按照孩子的特点去培养。”

“世界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并不只是需要配合度高的好孩子,但在三好制度下,其他孩子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压抑。如果一定要评比鼓励孩子,希望万紫千红都是春,能因材施教,发现每个孩子的长处和价值,给予各种人才成长的空间。”

【思考】

“三好生”真的那么重要吗?

采访中,记者发现一个值得思考的现象:为三好生“抓狂”的基本都是小学生家长。到了初中、高中,孩子当不当得上“三好生”,对许多家庭来说显得无足轻重。“只要中考、高考成绩争气,当不当三好都不重要了。”一位家长说。

由此联想,小学阶段的“三好生”之所以被家长看重,很实在的原因还是因为“小升初”。记者了解到,虽然苏城“小升初”实行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但家长还是希望给孩子最优的教育资源,上名校。“如果没有学区房,又想要让孩子上热门的优质初中校,那‘三好生’证书就是‘敲门砖’;一般好一点的学校,都要求四、五、六年级全优全三好的,然后现在各种实验班项目,报名删选,也要看‘三好生’证书。”一位小学班主任如是说,记者各方了解后,也证实她所言确是实情。由于小学阶段并没有统一升学考试的“标尺”,“三好生”被许多初中校作为“小升初”最重要的参考指标也就不奇怪了。

近年来,取消“三好生”评选的呼声也一直不断。对此,教育业内人士分析:对于三好生,小学生家长“抓狂”、中学生家长“淡定”的现状正好说明,“三好生”作为一种评价机制,本身并没有“罪过”,它对于学生起到了良好的激励作用。只不过,当它和“小升初”挂上钩后,就显得有些变味。事实上,如果应试教育、择校升学的大环境不变,即使取消了“三好生”,家长、孩子仍会被别的一些证书、考级所“绑架”。“排除少数爸爸妈妈的‘面子’虚荣心,其实真正让我们不淡定的,不是‘三好’,还是‘升学’。”

玩具反斗城持续推进儿童教育,重建湖北、贵州两所幼儿园

03-30

好未来旗下儿童教育品牌摩比将发售秋季新品《摩比玩教具》系列启蒙图书

09-21

喜讯 | 同伴贝宝荣膺网易金翼“2020年度家长信赖儿童教育品牌”!

运动宝贝(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12-03

打造儿童教育全产业链新生态 CPE中国幼教展上海盛大开幕

10-21

CCEC儿童教育大会暨2020第6届广州国际儿童创新教育博览会

09-05

标签:儿童教育
热点招商类目
奶粉
辅食
奶瓶
纸尿裤
洗护
首页联系客服关于我们
全球婴童网-母婴用品行业门户平台,助力行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190
取消
  • 搜产品
  • 搜品牌
  • 搜企业
产品分类查找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大类
小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机构
大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