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要警惕哪些骗术 网购风险大下单需谨慎
-
2016-11-09 17:16 来源于:北京青年报 新华
今年双11要警惕哪些新骗术
质量靠谱不?真打折吗?会不会买到假“爆款”……每年双11,这些问题都困扰着消费者,举报量都会成倍增加。随着今年双11的临近,多年来的这些担忧会有改变吗?近年来,在政府大力整治以及平台和商家自律下,网络消费环境有改善吗?
网购举报量连续5个月同比增1200%
网络的虚拟性为一些商家的不法行径提供了“温床”。一些网店通过售假、虚标原价、刷单“炒信”、虚假促销、误导宣传等行为,诱骗消费者上当。而每年双11前后都是网购成交量暴涨的时期,针对一些违法违规行为的举报量也会成倍增加。
——假冒伪劣。从国家信息中心、百度、中诚信等有关机构对去年双11期间电商诚信情况进行的监测看,在媒体和网民曝光的失信案例中,涉嫌售假类占比高达44.82%,同比上升18.2%,售假已成为危害电商诚信的“头号毒瘤”。
——虚标原价。日前,北京市发改委官网通报了北京国美在线30多个商品存在虚构原价、虚假促销,诱骗消费者等问题,并开出20万元的罚单。例如某款洗衣机的页面标示“原价2098元,活动价1598元”,而该商品在促销前的原价仅为1198元,反而比活动促销价还低。
——刷单“炒信”。家住杭州的王女士自诩为“网购达人”,但就在上个月,她在一家信用等级为“皇冠级”的网店选购了一件“爆款”服饰,收到后却发现是以次充好的差货。“信用等级评价原本是要帮助消费者甄别店家,现在却成了一些不法商家吸引顾客的伎俩。”王女士说。
记者采访发现,今年以来,假冒伪劣、虚假打折、“炒信”等网络消费骗局有增无减。国家发改委12358价格监管平台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网络购物举报量连续5个月同比增长超1200%,其中,6、7月增幅更是高达2447%、2622%。
业内人士分析,六七月份举报量剧增的背后,正是各大电商平台年中大促时间,双11恐怕更“难逃”举报量大增的局面。
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金雪军认为,网购中的违法违规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破坏了网购的生态环境,还会对正品、高品质的商品产生“排斥”效应,造成劣币驱逐良币。
网购环境有所改善 但新“病”又露头
近年来,国家对双11等商家重要促销活动进行规范,包括价格、退换货、成交量等,同时修订后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网络交易管理办法》等对电商促销均有了法律法规制约。
除了监管,企业自律也逐步跟进。数据显示,2015年9月到2016年8月之间,阿里巴巴旗下平台配合政府相关部门调查,约有675个假货生产点、仓储点和销售点被关闭。同时,阿里还主动关闭了18万多家各类不合规的淘宝店铺。
“随着对网购环境的加大整治,刷单现象已不像前两年那么明目张胆。我以前曾帮别人写过好评刷过单,但现在检查越来越严,钻空子概率低了,店被封了也不划算。”一位互联网业内人士透露。
经过整治和自律,网购环境改善了不少。但是,被采访的网购者认为,一些不良行为依然存在,只是换了一个“马甲”。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一份调查也佐证了消费者的说法。这份调查显示,目前网购环境中又出现六种新“病毒”要警惕:
其一,还是“刷单”,但更有针对性,大有“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之势。一位网购消费者对记者说,自己对某个网店销售的某商品作了差评,但没想到一个多小时后就被淹没在了“水军”的好评中。
其二,价格标得很低,但当消费者拍下时,就变成了需满足“附加”条件才能享受低价。
其三,当附赠品出现质量等问题,要求售后维修或退换时,商家不予理睬。
其四,网购骗术不断升级,“假客服”通过私人手机号码或短信形式告知消费者订单异常,致使消费者上当。
其五,朋友圈晒订单、晒转账截图,其实,转账记录、聊天记录、买家好评,都是有软件自动生成,以假代真。
其六,钓鱼网站制作的“有毒”二维码,只要网购消费者扫一下,卡里的钱就会轻轻松松被刷走。
“虚假交易、刷信用等情况是网购消费中独有的。”北京市汇佳律师事务所律师邱宝昌指出,这给监管部门治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为案情基本都是跨地域的,需要各地监管部门联合打击。
-
母婴行业双十一战报数据:伊利再度斩获多项行业第一,稳居乳品市场份额榜首
11-13
-
母婴行业双十一松达顺利登顶夺冠·拿下第一 松达专注母婴洗护领域·打造极致产品力
杭州千岛湖天鑫有限公司 11-18
-
苏宁易购母婴行业双十一品牌销售额榜单出炉啦 雀巢奶粉品牌销售额排名第一
11-12
-
母婴行业双十一|飞鹤线上成交额同比增长80% 成为儿童奶粉品类的销量冠军
黑龙江飞鹤乳业有限公司 11-12
-
母婴行业双十一童装TOP20榜单出炉啦 巴拉巴拉、Mini Balabala跻身童装TOP 10
11-11
- 搜产品
- 搜品牌
- 搜企业
-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
大类
-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