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严奶粉新政”正式实施 给中国乳业戴上“紧箍咒”

2016年10月1日起,“史上最严奶粉新政”正式实施,给中国乳业戴上“紧箍咒”。

“史上最严奶粉新政”其实指的是配方注册制,它第一次出现在国家正式文件中,是在2015年4月24日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食品安全法规定,婴幼儿配方乳粉的产品配方,应当经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注册。

奶粉配方注册制是什么意思?

我们讲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是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依据本办法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对申请注册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进行审评,并决定是否准予注册的活动。

奶粉配方新政的亮点有哪些?

亮点一:从备案制改为注册制

据了解,备案只是报备,不需要经过审批,主要依靠企业自律,而注册更为严格,是另一种形式的资格认证,实行注册制无疑提高了准入门槛。

【专家解读】很多企业以前会在原来配方的基础上进行微调以实现涨价,造成我国婴幼儿奶粉市场价格混乱。严格配方注册管理可以有效提升行业规范度,对价格的非理性提升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亮点二:适用范围扩大至进口奶粉

《办法》的适用范围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销售和进口的婴幼儿配方乳粉,其产品配方需经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注册批准。

【专家解读】针对同一个市场和消费群体,如果采取两种标准,不对外国企业进行制约,那么将不利于国内企业的发展!

亮点三:承诺给企业过渡期

《办法》将从2016年10月1日起施行。为保障企业的生产销售连续性以及婴幼儿配方乳粉市场供应,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将发布相关文件,给一定过渡期。

【专家解读】许多乳粉企业已经生产出半成品,准备好了包装、材料等,如果给出的过渡期偏短,则不排除企业因为措手不及而遭受损失的可能。

亮点四:规范标签标识

《办法》规定,对产品中声称生乳、原料乳粉等原料来源的,要求如实标明具体来源地或者来源国,不允许使用“进口奶源”“源自国外牧场”“生态牧场”“进口原料”等模糊信息;不允许在标签和说明书中明示或者暗示“益智、增加抵抗力或者免疫力、保护肠道”等;不允许以“不添加”“不含有”“零添加”等字样,强调未使用或不含有按照食品安全标准不应当在产品配方中含有或使用的物质;不允许标注虚假、夸大、违反科学原则或者绝对化的内容;不允许标注与产品配方注册的内容不一致的声称等。

【专家解读】这些规定实际上是世界卫生组织的基本准则,我国作为成员国、履约单位,也应该很自觉地执行相关规定。

亮点五:每个企业不得超过3个系列9种配方

《办法》要求每个企业原则上不得超过3个配方系列9种产品配方,旨在通过限制企业配方数,减少企业恶意竞争,树立优质国产品牌,让群众看得清楚,买得明白,真正得到实惠。为优化企业产能、满足市场需要,《办法》允许同一集团公司全资子公司可使用集团公司内另一全资子公司已经注册的产品配方。

【专家解读】国内许多企业采取“一张配方打天下”的策略,即把几款相同配方的产品包装成不同品牌,通过不同渠道销售,谋取不当利益。

亮点六:明确监管要求与申请人法律责任

《办法》按照“四个最严”的要求,细化不予延期注册、撤销注册、注销注册等多种情形和相关罚则,对违反规定者最高处3万元罚款。

【专家解读】出台《办法》之后,关键在于落实,执法部门应做到“零距离监管”,对申请者的材料严格把关,并进行实地抽检。

奶粉企业是否面临行业洗牌?

目前,我国103家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共有近2000个配方,个别企业甚至有180余个配方。国外奶粉生产企业73家,照此计算,国内国外加起来一共有176家企业,按照新政规定,未来中国奶粉市场上最多只有528个品牌。

新政最受惠的有两类公司:一类是央企,另一类则是原来拥有工厂、销售体系的大公司;

影响最大的包括国内多个品牌的企业,比如:圣元,还有国外大型代工企业,比如:塔图拉、菲仕兰、恒天然等

1、新政对于国产奶粉的影响

(1)目前已经有部分小乳企陆续停产或转产,甩货的同时期待“卖身”寻求出路;

(2)随着小企业促销力度的加大,整个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包括贝因美、雅士利、合生元在内的国产奶粉大品牌业绩纷纷下滑;

(3)经销商、渠道商则对拿货持谨慎态度,浓厚的观望情绪也间接导致行业的不景气。

2、新政对于进口奶粉的影响

据了解,一些国家此前已主动收缩了出口中国的品牌。

比如新西兰,2015年就主动压缩了输出中国的品牌,每个工厂只允许5个品牌在中国销售,目前新西兰约有13家工厂向中国出口。

澳大利亚也在2015年下半年压缩了出口品牌的数量,目前输出的品牌约有20~30个品牌。

因此,此次新政波及到的很可能是在欧洲贴牌的企业。

有业内人士对媒体称,目前拥有奶粉生产许可证的欧洲厂家不到20个,如果按照这样计算,未来欧洲输入中国的品牌会少一半。从整体上看,未来国内的假洋鬼子、山寨奶粉、海外贴牌奶粉数量将会大幅降低。

乳业专家表示:进口品牌目前在华登记备案的有300多个,通过跨境电商渠道进入中国的品牌超过1000个,注册制正式落地后,进口奶粉品牌预计会锐减70%-80%。

虽然洋奶粉在跨境电商平台拥有2年缓冲期,但双政夹击使得不少进口奶粉经销商信心动摇,大幅度甩货以谋求退出。

一位深圳奶粉进口商介绍,受配方注册制与跨境电商正面清单新政的双重影响,自今年5月开始,整个进口奶粉市场开始加速清理库存,不少经销商在低价甩货后直接退出。频繁震荡的价格也直接冲垮了原有的进口价格体系,导致市场混乱。以一罐进口“牛栏”奶粉为例,此前国内批发价格为110元/罐左右,但近期经销商开始以80元/罐的价格直接在口岸进行处理,清关后在国内的价格约在90元/罐上下,即便如此订单量也已经大幅减少。

另外,不少依赖保税模式销售的电商平台和企业开始纷纷转型直邮等B2C模式,以避开配方制的监管。

半羊奶粉新政| 94个通过注册制的羊奶粉品牌名单

12-29

诺优能 - Nutrilon实力通过“最严奶粉新政” 荣获央广网大奖

达能亚太(上海)管理有限公司 11-08

不惧奶粉新政策 美力源乳业专注做羊奶粉

陕西美力源乳业有限公司 08-17

“最严奶粉新政”持续推进 国内奶粉企业回应:利好

06-10

奶粉新政后:配方获批提速 10天40个新奶粉配方获批

04-10

标签:奶粉新政
热点招商类目
奶粉
辅食
奶瓶
纸尿裤
洗护
首页联系客服关于我们
全球婴童网-母婴用品行业门户平台,助力行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190
取消
  • 搜产品
  • 搜品牌
  • 搜企业
产品分类查找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大类
小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机构
大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