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亚牛奶不是德国货 消费者都惊呆了

一款叫做“德亚”的德国进口牛奶在“双11”让利的“一元购”活动刚刚让“剁手族”们整箱整箱抢购回家,另一边就有网友爆料:这个牌子在德国亚马逊网站和德国超市都买不到!“八卦”一传开,刚买完牛奶的网友都紧张了:难道又是“假洋鬼子”?

德亚牛奶不是德国货 消费者都惊呆了

据了解,“德亚”牛奶确实是在德国生产,但它的“东家”是一家上海公司。

德国超市没见过这个品牌?

“德亚”牛奶在刚刚过去的“双11”火了一把,“德亚”牛奶联合天猫推出“一元购”秒杀进口牛奶活动,由其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德亚”牛奶天猫“双11”整体销量相比去年增长60%,共售出25万箱牛奶。一些买家在评论时表示:“同事说德国牛奶好,这次有活动就买了两箱”“味道还不错,这款在德国进口牛奶里性价比算很高的。”但也有少数买家反映,和超市购买的牛奶相比有包装偏软、印刷粗糙或者口味相对偏淡的问题。

然而,正是因为太“火”,有网友随后在德国亚马逊上随手一搜,却没有发现这个英文为“weidendorf ”的产品,不禁大感奇怪。而一些身在德国的网友在跟帖时也表示,德国当地超市也没有见过这个品牌。

市民李女士刚刚购买了一箱“德亚”牛奶,她表示自己就是冲着“德国货”才买的,“它的宣传里说‘西甲官方指定专用牛奶’之类,还写了苏亚雷斯、C罗,我以为这是个在德国也很受认可很正宗的牌子”。白领刘小姐也表示:“说是德国牛奶,德国本土却没有卖,这到底是不是又挂羊头卖狗肉了?”某电商网站里,一名消费者说:“估计和一些服装厂商到国外注册后冒充欧美大牌差不多,感觉太狡猾,虽然性价比目前还行,但我们也想有知情权。”

很快,另一个德国进口品牌多美鲜也被爆料和“德亚”的情况如出一辙,还有网友反映一款澳大利亚进口牛奶在澳洲亚马逊上也无法查询到。

在德国注册,却只在中国卖

说好的德国牛奶,为什么德国没有卖?记者发现,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网站可以查到,“weidendorf”的申请人名称为品利(上海)食品有限公司。上海市工商局网站显示,品利公司是一家成立于2009年、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的国内合资公司,法定代表人也是中文名字。

从消费者上传的照片中可看到,在“德亚”牛奶的包装上,原产地写着德国,未标注具体厂家,但有德国工厂编号DE NW 402 EG。专业人士介绍,DE代表德国,NW 代表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402为该厂编号。这个编号对应的注册信息是德国有名的好沃德食品有限公司,但是该公司官网的“品牌和产品”栏目中并没有“wei-dendorf”系列。德国联邦专利商标局的网站查询显示,“weiden-dorf”确有注册,但商标所有人也是品利(上海)食品有限公司。

“德亚”牛奶官方微博近期也发布长微博称是“与全球领先食品生产商合作,专注品牌建设、新品开发、渠道渗透和市场推广,让中国消费者更便捷安心享受全球进口美食。“德亚”是品利旗下品牌,德国生产出厂到中国海关清关取得卫检,直至国内配送,产品通过IFS、BRC权威认证,100%德国原装进口。”同时,还上传了多份进口证明,包括出入境检验检疫证书和我国货物报关单。

记者以消费者的身份致电品利(上海)食品有限公司,一名陶姓工作人员表示:“我们是一家进口食品公司,有代理品牌,也有自有品牌。自有品牌就是我们会找国外领先厂家进行深度合作,把国外产品引进到中国,牌子是我们自己的,但产品是在国外生产,符合欧盟和其他一系列国际标准,我们产品都是优选国外较好的产品生产制作给中国消费者饮用的。”对于德国当地有没有卖,该工作人员没有正面回答。

有乳业研究人士直呼,德亚这些年藏得很深,这个品牌在中国存在时间很长,早在2009年他做市场调研的时候就发现了这个牌子,当时就说是德国品牌,“某种程度上对消费者是一种感情上的伤害,如果这个品牌当初就说清楚是中国品牌,在海外生产,可能就卖不了那么好。”

找国外厂商代加工贴牌合法吗?

记者查询发现,工商局注册信息显示,品利公司的经营范围包括批发兼零售、市场营销策划、企业形象策划等,不包括生产加工食品。

那么,品利公司“德亚”牛奶的这种国内公司到国外注册商标生产,再进口回国内的做法合法吗?

“拥有品牌的企业本身不生产,找国外厂商代加工、贴牌,类似的情况目前在我们国家还没有禁止,而没有禁止就可以说是合法的。”上海奶业协会副秘书长曹明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无论国内还是国外,产品都是有好有坏,消费者不一定要迷信国外的牛奶,认为国外的牛奶就一定会更好,而是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产品。

延长保质期以保障长时间运输

一些消费者在购买产品后表示,这些进口牛奶的保质期很长,让人有点不放心。记者浏览品利官方发现,“德亚”牛奶的保质期都在一年,果味牛奶为8个月。另一款主打亚洲市场的德国进口牛奶欧德堡的有效期同样长达一年。而国内一些常见常温奶如蒙牛特仑苏、光明优+的保质期为半年。

对于这类牛奶的食品安全问题,曹明是也提出了两大忧虑:首先,一个自创品牌,在和国外厂家合作的过程中有没有自己的质量标准,由谁来监管保障?

其次,由国外进口回来的产品可能在加工的过程中把温度提得很高,过度加热杀菌以求延长保质期。“过长的保质期可补偿海外运输、海关检验到国内经销花去的时间,但这对消费者并无好处。这也是一些人喜欢买保质期更短的巴氏奶的原因。”曹明是表示,一般不建议牛奶加工中过度加热,因为在杀菌的同时也会杀灭牛奶中本身对人体有益的活性物质,需要严格检测。而品利公司方面解释称,因德国方面使用的是纯牛奶,国内多鲜牛奶,品种不同,保质期长短并没有什么影响。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厉曙光教授表示,网购平台是消费发展新趋势,但同时也鱼龙混杂,消费者要提高自己的辨识能力。我国在网购食品方面还缺乏具体监管细则和法律惩处,所以消费者更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新加坡:取消对进口中国牛奶、奶制品的三聚氰胺检测要求

10-28

伊利股份年收1231亿,奶粉及奶制品增长62%,已是乳业独一无二的超级龙头!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04-28

法国去年对华奶制品出口额达7.76亿欧元

04-14

兴安盟抓好6项工作,推进地方特色奶制品产业发展

03-09

“西域春”奶制品年产量3年将增5倍,咋实现?

02-20

标签:奶制品
热点招商类目
奶粉
辅食
奶瓶
纸尿裤
洗护
首页联系客服关于我们
全球婴童网-母婴用品行业门户平台,助力行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190
取消
  • 搜产品
  • 搜品牌
  • 搜企业
产品分类查找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大类
小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机构
大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