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栀黄注射液或致新生儿过敏性休克已被禁用

8月31日,国家药监局发文修改了茵栀黄注射液的说明书,要求增加“本品不良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的警示语,并第一次明确了“新生儿、婴幼儿禁用”。

这一消息迅速在网络上、家长群中炸开了锅。茵栀黄是新生儿黄疸治疗的常用药,虽然一直存在各种争议,但一直都稳坐治疗新生儿黄疸药物的头把交椅,几乎每个新生儿宝宝都使用过。如今被禁止使用,是什么原因?新生儿黄疸该怎么办?

茵栀黄一直用于治疗新生儿黄疸

大部分宝宝在出生后都会出现轻重不同的黄疸,主要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的黄疸。而茵栀黄是一种中药合剂,是由茵陈、栀子、黄芩和金银花提取物组成,经常被用于黄疸的退黄治疗。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科主任崔其亮介绍,由于胎儿在宫内低氧环境下,血液中的红细胞生成过多,且这类红细胞多不成熟,易被破坏,胎儿出生后,就造成胆红素生成过多,发生生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的症状表现为肉眼可见的皮肤、巩膜甚至是全身发黄。另一方面,新生儿肝脏功能不成熟,使胆红素代谢受限制等原因,也会造成新生儿在一段时间出现黄疸现象。

崔其亮介绍,市面上的茵栀黄主要有注射液、口服药、颗粒三种类型。药监总局明确标明新生儿、婴幼儿禁用茵栀黄注射液,但茵栀黄口服液、颗粒并未提及。

他表示,相对口服液或颗粒,注射到血液中的药物一般要求比较高,恶心、呕吐、腹泻都是注射药物后常见的不良反应,对人体的消化道功能有一定影响,稍有不慎还可能会引起过敏、休克等危险。

“由于注射液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和生产工艺等方面考虑,我们医院对中药注射液使用非常谨慎。”崔其亮说。

严重可引发过敏性休克等

其实,在国家食药监总局发文之前,茵栀黄制剂应用于黄疸治疗就一直存在争议。

崔其亮表示,争议主要是因为茵栀黄制剂中的一些成份对于特定的人群会产生不良反应,比如广东地区高发的“蚕豆病”,患者体内缺乏“G6PD酶”,使用茵栀黄制剂后,会加重溶血,严重甚至导致死亡。

茵栀黄注射液不仅对蚕豆病人群存在高风险,对其他的人群来说,也有着许多不良反应。此次药监局修改说明书就列出了整整8条茵栀黄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其中就包括严重的过敏反应乃至于过敏性休克等,以及多种全身性损害。

国家食药监总局指出,茵栀黄注射液应在有抢救条件的医疗机构使用,使用者应接受过过敏性休克抢救培训,用药后出现过敏反应或其他严重不良反应须立即停药并及时救治。

茵栀黄注射液被禁止用于新生儿黄疸,那如果家里宝宝有新生儿黄疸,应该怎么办?崔其亮表示,新生儿黄疸一般情况下两周后会自愈,但如果出现黄疸持续不退而且有加重的迹象,同时宝宝有哭闹增多、嗜睡、吸吮反射减弱、发烧呕吐等现象,要及时送医,采用其他药物治疗或蓝光照射治疗。

内容涉及乳业!国家发改委、农业农村部等五部门联合发文促进消费

乳业 07-02

奥运TOP伙伴蒙牛“要强”闪耀奥预赛 成为每个人运动的合作伙伴

奥运,蒙牛 05-30

“致癌卫生巾黑名单”旧闻重提,多家卫生巾品牌客服回应

产后卫生巾,孕妇卫生巾 05-19

这些乳企,拟被认定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乳企 05-14

提高奶牛产奶量和奶质,天津奶业产业这样做!

乳业 05-07

标签:儿童医药
热点招商类目
奶粉
辅食
奶瓶
纸尿裤
洗护
首页联系客服关于我们
全球婴童网-母婴用品行业门户平台,助力行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190
取消
  • 搜产品
  • 搜品牌
  • 搜企业
产品分类查找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大类
小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机构
大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