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行业快速增长难 为什么还有投资人前赴后继

投资人最看重的是“成长性”,特别最近几年,到处都是“公司快速发展,一年完成n轮融资”的神话,而投资人是全行业都看的,如果在别的行业成长性快,那为什么我非要投到母婴行业呢?

致命难点:快速增长难

快速成长,恰恰是母婴行业最致命的难点。我们上面“大难点,小难点”其实都说的很明白了:母婴行业本身已经是一个垂直行业,但又因为用户需求极度碎片,所以类似垂直行业里面又切割了无数的小块;然后每年又必须拉新,用户一茬茬的——这些都决定了母婴行业本身是一个“慢热”的行业。

投资人要“快速增长”,行业本身是“慢热”的特点,怎么办?所以前两年,没有几个投资人愿意投母婴;最近两年开始投母婴了,是因为“刷”。社区应用就刷用户数,电商应用就刷GMV。这里说的“刷”,不是说站方做假,数据都算真的吧,但是站方不是从业务本身的逻辑去考虑节奏,而是从投资人需要的成长性的角度去考虑节奏。

有人说了,滴滴打车不也是“刷”成功了吗?还是那句话,因为母婴行业是一茬茬的用户,这和别的行业不一样,母婴行业“刷”得话,可能需要每年刷。你千万别高估自己所谓“品牌”的优势。

诚实一点说吧,选择了母婴行业,就是选择了“慢热”,无论投资人,还是创业者。从短期机会成本来说,母婴行业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如果非要拔苗助长,短期数据会很靓丽,但是并没有真正的竞争力。不过,如果真正用几年时间踏实布局,做成了的话,母婴行业的项目又绝对是大项目。

机会点

(1)知识的需求

不说别的,只说-1-3岁阶段吧,有哪个中文网站做到了类似babycenter在美国的江湖地位?中文育儿网站做了快15年了吧,做不出一个BabyCenter。

为什么?

很简单,因为不把“知识”需求看的很重,相比骂婆婆的BBS流量来说,有了后者轻松刷出了DAU,何必费心做“知识”呢?吐槽一句,有一天我看到一个育儿app给我推送的全站精华:“我在洗澡,公公进来了怎么办?”。

极其腻歪,当时就想截屏发给他们负责人,后来忍住了,呵呵。这些DAU都是垃圾DAU,除了给投资人看数据,有什么价值?!(可能有的朋友会说,那是女性情感诉求,还是有价值的。我同意女性有情感诉求,但是对情感诉求的满足,其价值就是DAU,没太多衍伸价值。)

不重视“知识”需求,还有一个原因是变现难。这是客观事实,babycenter早早的都被雀巢收购了,呵呵。

但是,满足了“知识”需求,有一个最重要的功能,它能解决母婴行业大难点——每年拉新。所以,“知识需求”的满足,不是一个变现产品,而是一个最重要的流量产品。因此把对“知识需求”的满足,作为母婴业务的起点,是一个很好的布局策略。我的逻辑是:“知识需求”的产品才是真正有效的流量产品,而社区作为流量产品价值不大。我为什么做“口袋育儿”,就是这个逻辑。

(2)社交的需求

也许你要问,国内已经有大量社区类型的育儿应用,为什么还有机会点?让我们思考另一个问题:假设你问一个母婴社区的运营人员,什么KPI对你最重要?我敢说99%的都会回答“用户黏度”。这是因为,迄今为止,几乎国内所有母婴社交软件,做的都是“黏度”的“社区”,而不是“社交”。而我认为,真正母婴的社交需求应该做“连接”。“黏度”没毛用的,都是骂婆婆骂老公打小三的东西,“连接”才是真正的价值。

做“连接”,不做“黏度”,这就是满足用户社交需求方面真正的机会点。目前国内育儿网站这方面做的比较少,我所观察范围,“爱败妈妈”在这方面就做得不错,形成了一个“高端母婴会员俱乐部”;别的行业,例如罗辑思维。

做“连接”这里有很多具体的内容,因为牵涉到我自己的业务,我就不展开说了。总之我始终认为,“社区”没啥价值,“社交”才有前途。

(3)电商的需求

a.蜜芽,贝贝,合生元做对了什么

蜜芽做对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情是我们最开始提到的,“教育”用户应该买什么(这其实也是我说的“知识”需求作为起点)。而且蜜芽的“教育”用户是柔性的,不是像有些电商网站那样列出品类0-2岁的东西,2-4岁东西。蜜芽的柔性体现在讲“品牌故事”:用晒牌子的方式,自热而然完成了教育用户。

第二件事情是只做30%的中高端人群,这样做有一个巨大的衍生效果:这部分人群,恰恰是网上有影响力的人群。所以把这部分人群做好了,口碑就起来了。我举个例子:同样一款玩具,你卖给一个百度公司的女员工,卖给一个县城的家庭妇女。前者可能在微博传播出去,后者估计还在用火星文刷qq空间呢。

贝贝做对了一件事:只做非标品,并且不做库存。贝贝实际上是淘宝模式,做了一个淘宝的母婴子集,并且只做非标品。其核心竞争力就是流量获取能力。如果贝贝买来的流量成本,小于提成收入就赚了。

合生元做对了一件事:渠道建设。其母婴店+会员制的结构,非常值得借鉴

b. 机会点

第一,选择只做一类人群,会员制,比如爱败,蜜芽那样,非常鲜明的圈定了一类人群。

第二,转换视角,不局限卖母婴用品,而是做一群妈妈的生意。

第三,关注非标品。大家都知道标品奶粉和尿不湿基本上没啥利,但是大家做呢,是因为它们可以是流量产品;但现在价格大战,这个流量产品的“流量”能力大大削弱,真不如不做了。

第四,建设渠道。渠道能让你大大缓解“每年拉新”的压力。

第五,导购非常重要。导购的一个主要手段就是“知识”需求。不能只做电商,不做“知识”。

(4)记录的需求

这个需求其实也是刚需。但怎么做,目前国内基本模式都差不多,无外乎就是晒照片,孕期每日提醒等等。我认为这里可能有些机会,但我自己也没想好,不过我最近在做一款记录方面的app,可能下个月上线,到时请大家多多指教。

行业观点:电商冲击下 为什么实体店不会消亡

12-20

告消费者书:拒绝假货,维护权益,澳乐乳与您同在!

澳乐维他(上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05-27

母婴存量时代,二三线品牌靠什么破圈

母婴店销售技巧 11-19

全家营养何以成为母婴行业的新风口?

母婴行业 10-10

代理零辅食,还会有增长的机会吗?

零辅食 09-20

标签:行业观点
热点招商类目
奶粉
辅食
奶瓶
纸尿裤
洗护
首页联系客服关于我们
全球婴童网-母婴用品行业门户平台,助力行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190
取消
  • 搜产品
  • 搜品牌
  • 搜企业
产品分类查找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大类
小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机构
大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