丐帮夫妻张中良 阿娥:十多年救助流浪娃 养子改邪归正

张中良和阿娥夫妻前往看守所去看望被关押的永安

阿娥和助养孩子永信(右)、永安在一起

张中良、阿娥夫妻助养了不少被遗弃的孩子

今年40岁的阿娥和44岁的残疾人张中良,已记不起第几次来重庆了。这一对被媒体称作丐帮夫妻的人,十多年来在重庆等地先后助养至少20个流浪或贫困家庭孩子。重庆晚报在2006年和2010年也报道过他们的新闻。本月21日中午,这对夫妻又出现在重庆,寻找在重庆的养子永安。

经过几天打探,夫妻俩终于获悉永安的下落。昨日上午11时许,夫妻俩来到北碚区看守所……

偷偷跑回重庆

和其他被收养孩子一样,永安这个名字也是夫妻俩起的。2005年,9岁的永安从重庆儿童福利院偷跑出来跟一群流浪儿在一起。“所有的流浪儿背后都有一个心酸的故事,但永安更让人心疼。”阿娥告诉重庆晚报记者,永安4岁时有一次玩球,被高压线击中,失去左臂和右手一根手指。“那次事故后,他被父母遗弃在火车站,后来被人送到儿童福利院。”

阿娥是广西人,初中学历,1997年来渝打工。2005年,她开始实施流浪儿改造计划。“在永安到我家之前,我先是救助了一名流浪汉,帮他治疗身上的伤。那位流浪汉痊愈后,告诉那些流浪儿我是可以信任的。当年6月,永安和几个流浪儿第一次出现在我面前,都是从福利院或单亲家庭偷跑出来的。有家人的,我会联系他们的家人,如果对方愿意,孩子就由我带着。领养永安时,我和重庆儿童福利院签署了助养协议。”阿娥说。

2006年,阿娥与张中良带着永安和其他6个流浪儿去青海开了一家快餐店。“孩子太多,年纪大的常在店里捣乱,打架挥刀子,把顾客吓跑了。4个月后,快餐店关门。”阿娥说:“没多久永安就闹着要回重庆。我们问他为什么当初接受我们,永安说他是骗我们的,他没来过青海,只是想看一下青海好玩不。”

2006年的一天,永安背着张中良夫妻偷跑回重庆,10年来再没回这个家。

犯事进看守所

永安靠什么生活?这是阿娥最关心的问题。“每次永安都会说有些好心的叔叔阿姨拿吃的给他。”阿娥说,离家后每3个月到半年,永安就会和家里电话或视频联系一次,每次通话时都会喊“爸爸、妈妈”。

在阿娥的记忆中,永安虽然残疾,却是所有孩子中最聪明的一个。“虽然他不爱读书,但他写字、画画、做饭、叠衣服等都是同龄孩子中最出色的。我记得他10岁时拉着我说:妈妈,我知道为什么上帝要我只有一只手了,因为我一只手都那么调皮,何况两只手呢?我当时很惊讶,一个10岁孩子竟能说出这样自我安慰的话。”

“永安不调皮时,讲出来的话最暖人心。有好多次我们在视频通话中,永安不敢抬头,更不敢看我们的眼睛,他低着头说‘妈妈,很不好意思’。”阿娥说:“这个时候,我就知道他在外面闯祸了。但他就是不肯回家,总说自己还没玩够。2013年时,永安突然打来电话说想回家,但因为犯了事走不了。这是永安第一次说想回家,后来我们得知他因盗窃进了江北区看守所。”

希望浪子回头

此后一年多时间,张中良一家再没接到过永安的电话。今年6月21日,张中良夫妻带着8岁和3岁的儿子,还有养子永信,一起来重庆寻找永安。

来重庆的头两天,天气格外闷热,夫妻俩把两个小儿子寄养在朋友家中。十八梯、解放碑、好吃街……拄着拐杖的张中良和阿娥手牵手,到处打听永安的消息。张中良说:“那两天打听不到消息,阿娥急哭了。但我们不能在重庆久留,因为每笔钱都在预算中。”

最终通过多方打听,阿娥得知永安又进了北碚区看守所。昨日上午11时,带着500元和一封夫妻俩写给永安的信,张中良夫妻来到北碚区看守所。得知永安的案子还在调查中暂不能探视,夫妻俩无奈地对视了一眼,神情非常难过,因为他们无法在重庆停留太久。

《浪子回头》是阿娥以前给孩子们讲得最多的故事。“儿子年轻时向父亲提出分家产,父亲答应了。儿子拿着父亲的钱挥霍,终于有一天成为乞丐。那时儿子意识到自己年轻时对父亲所做的事多么过分,于是决定向父亲道歉。父亲看到儿子变为落魄的乞丐也要回来,对儿子说‘浪子回头金不换’。”阿娥说:“没见到永安有些遗憾。希望他能感受到我们对他的爱,能浪子回头。”

养子说

“爱是能改变一个人的”

23岁的重庆人永信是张中良夫妻的养子之一,作为孤儿,渝北区龙兴镇敬老院曾是他的监护机构。但永信不喜欢那里,偷跑到解放碑、观音桥等商圈加入流浪队伍。“上午在步行街、网吧找地方睡觉,晚上上网,饿了到垃圾桶找吃的,日子就这样浑浑噩噩地过,直到遇上爸爸妈妈。”永信告诉重庆晚报记者:“妈妈爸爸把我送到北京一所慈善学校读书,一年后我不想读了,妈妈在2009年11月又把我接回来,还根据我的兴趣爱好让我学吉他。现在,我已是一名专业吉他老师。”

永信说,他的人生因为爸爸妈妈而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现在他也在做一些救助流浪汉的公益活动。“爱是能改变一个人的,我们相信永安总有一天也会改变。”

“他们给了我完整的家”

“21岁时,我还是个什么都不懂的流浪汉,靠捡空瓶子混温饱。现在我在重庆有了稳定的工作,有了爱人,还有一个3岁的女儿。”今年36岁的永恩是一家饭店的服务员,他告诉重庆晚报记者,他以前生活在单亲家庭,15岁时从家里跑出来流浪。阿娥和张中良把他带到青海生活了两年,那两年是他一生中第一次感受到家的温暖。

“妈妈爸爸给了我完整的家,他们用行动教会我吃苦耐劳,没有他们,我也许早就误入歧途了。”永恩满怀感恩地说。

面对面

“做自己认为对的事”

阿娥为何要和丈夫救助流浪娃?他们对流浪娃的教育理念是什么?重庆晚报记者与他们进行了对话。

重庆晚报记者:张中良有残疾,你选择和他结婚,家里不反对吗?

阿娥:我和阿良在网上相遇,5天后他向我求婚。我说你要娶我就必须接受我的孩子们。他不但接受,还做得很好,我认为我和他有相同的价值观。两个人的结合就是相同价值观的结合,我们帮助这些孩子,我们很幸福,我家里也早就接纳他了。

重庆晚报记者:很多新闻报道过你们,你们受过质疑吗?

阿娥:重庆是我很感激的一座城市,这里的儿童福利院和很多机构都给了我们很大支持,一起关注这些流浪儿童。我们做这些事,有人认为是作秀,但我们不在乎外人看法,只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接受媒体采访,是希望有更多人关注儿童的健康成长。

重庆晚报记者:你认为自己对这些流浪儿童的教育是成功还是失败?

阿娥:像永安这样的孩子,只能用爱去感化他。流浪儿童和我自己生的孩子的教育是不一样的,自己生的孩子我可以说话很直接,但这些流浪娃大多受过伤害,只能用爱去感化他们。我不会要求我的孩子们成为多了不起的人,只要能自食其力,能用自己的能力帮助其他人,这就够了。从这一点来说,我想我们的教育是成功的。

光明乳业董事长黄黎明:四季度将从五大板块推进公司高质量发展!

乳业 11-14

对话:低增长下企业如何应变?

母婴店经营技巧 09-19

iKbebe爱儿童品郑海权:以“前瞻选品”和“极致体验”为顾客创造差异化价值

儿童用品 08-23

专访|贝舒克玛依尔·米吉提:新疆地区精品母婴店的差异化经营之道

母婴店经营技巧 06-05

吴倩:健康管理门店,用营养品带动转奶

育儿知识 04-25

标签:人物专访 张中良、阿娥
热点招商类目
奶粉
辅食
奶瓶
纸尿裤
洗护
首页联系客服关于我们
全球婴童网-母婴用品行业门户平台,助力行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190
取消
  • 搜产品
  • 搜品牌
  • 搜企业
产品分类查找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大类
小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机构
大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