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出台跨境电商新税制 母婴产品有升有降

跨境电商新税制4月8日将正式推行的消息得到确认。三部委3月24日发布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政策显示,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将由原来征收行邮税改为征收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单次交易限值由行邮税政策中的1000元(港澳台地区为800元)提高至2000元,设置个人年度交易限值为2万元。

主要影响在保税模式,直邮模式影响不大

我们现在很习惯讲的跨境电商,几年前其实这个词还不太常见,即使讲也主要集中在出口领域,什么时候成为大家朗朗上口的名词,并且主要指进口跨境电商,应该是在2014年之后。

2014年7月,海关总署接连出台《关于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进出境货物、物品有关监管事宜的公告》和《关于增列海关监管方式代码的公告》、即业内熟知的“56 号”和“57 号”文,从政策层面上承认了跨境电子商务,也同时认可了业内通行的保税模式。

在两个文件公布前,“6+1”个跨境电商试点城市开放则给予了跨境电商税收上的优惠政策,即通过跨境电商渠道购买的海外商品只需要缴纳行邮税,免去了一般进口贸易的“关税+增值税+消费税”。

借助政策上的红利,大型电商纷纷开设海淘业务,比如京东全球购、天猫国际、聚美优品,也涌现了上千家跨境电商创业公司,比如蜜芽宝贝、小红书。这些企业的特点是,在全国9个跨境电商试点城市(现已增加至12个)进行备案,利用自贸区“保税”特质将商品大宗进口后在保税区存放,有订单后再清关寄出。

50元以下行邮税免征,是这些年跨境电商的第一大利器,甚至部分商家更是直接建议消费者购物超过500元分拆订单,以享受免税政策。

我们常提的跨境电商,除了这一类之外,还有2008年奶粉危机后兴起的传统海淘。比如从美亚、日亚、iherb等海外电商网站以及海外个人代购手上买货,然后销售者通过万国邮联、DHL、UPS以及各种转运公司、水客进入中国的跨境电商。个人卖家以前主要集中在淘宝全球购,后来微信兴起后,也出现了非常多的个人代购,后期也出现了例如洋码头、淘世界这样C2C的海淘对接平台。

这次税改新政主要影响的还是第一类企业——这些2014年后向海关等监管部门申报三单的跨境电商企业,特别是在跨境电商试验区里大量建设保税仓,并囤积大量货物的跨境企业。对后一种的影响其实不大。

影响几何?

1、商品价格有升有降,母婴食品类影响大

关于本次大家都非常关心的税改话题,比较官方的说法为: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为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健康发展而出台该政策。新政中规定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的单次交易限值为人民币2000元,个人年度交易限值为人民币20000元。在限值以内进口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关税税率暂设为0%;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取消免征税额,暂按法定应纳税额的70%征收;超过单次限值、累加后超过个人年度限值的单次交易,以及完税价格超过2000元限值的单个不可分割商品,均按照一般贸易方式全额征税。

税改之后,商品价格有升有降

解读一下,如上图所示,其实商品价格是有升也有降。特别是对于食品、保健、母婴、日用品类成本有较大影响,从过去的基本免征到现在要购物总价11.9%的跨境税。以花王纸尿裤这一产品为例,税改前一包单价约为120元,消费者买4包的价格是480元,纸尿裤行邮税率10%,那么应交税48元,但因为没有到50元行邮税的起征点,所以相当于纳税为0。税改后,无论总价值是否到500元,都需要交11.9%的税。四包则需缴纳120*4*11.9%=57.12元。这部分钱会增加到消费者头上,也就是说原来消费者买四包纸尿裤需要付480元,现在需要支付557.12,比之前涨了11.9%。

当然还有一部分品类会下降,比如电器类、个人洗护类等,分别降低了8.1%到38.1%,对于含有消费税的彩妆品类等来说,税率基本无调整。

也就是说,税收有增有降,根据品类不同而不同。

2、电商选品从低价转向高价,爆款难再现

近两年的发展,跨境电商除了是进口产品的代名词外,也成为了奶粉、纸尿裤、低价位日韩化妆品的代名词。所有的大平台都在通过这些产品来吸引流量,创造GMV。为什么?很简单,这些产品的税率最合适,复购率消费率最高,也是最能拉动流量的单品,也是与一般贸易存在较大套利空间的产品。

随着税改新政的出台,免征50元所对应的套利空间将大大缩小,爆款难以再现。

不过事情也要分两面来看,这或许会改变电商平台选品的丰富程度。平台目光将会快速从100元以下的化妆品,500元以下的奶粉、纸尿裤、食品保健品快速的上移至数百元的主流化妆品以及更高品质的日用快消及家用电器类。

因此,此次税改政策出台将引起新一轮的跨境领域的消费升级。

3、提价不可避免,行业洗牌速度加速

不能排除,大量中小企业会在这轮洗牌中转型甚至关闭。随着门槛的逐步提高,体系不全面的企业很难在竞争中存活下来。

因为现有电商纯利润没有过10%的,但是母婴、食品、化妆品增值税增加幅度接近12%,甚至超过30%。如果跨境电商平台想要维持原有毛利率不变的话,一般商品的价格将上调至少15%,部分商品甚至接近50%。这对电商,尤其是母婴电商还是不小的挑战。

4、消费限额使跨境行业想象空间缩水

税改新政有三个限额:一个是过去每单1000元的限额提升到2000元。这是进步也是大势所趋;

二是年消费20000元的限制,但限额数额与整个消费者对于进口商品的需求不符,明显偏低,也不符合中央做出的供给侧改革的要求。消费限额不仅打击了消费者的消费热情,也让整个跨境行业的想象空间有了整体的缩水。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国家不仅能够推动实体免税店的更多区域性落地,也能让互联网+跨境有更实实在在的政策支持;

三是对于单个2000元以上商品需转为一般贸易进行管理。这部分产品在适用行邮税政策时候是正处于稳定上升的税源产品,此次税改将该价位产品化为一般贸易管理,可以说基本断绝了平台商家对于此类产品希望通过跨境电商进入的念想。税改后此类商品,涉及的报关报检手续之繁琐、税收成本之高都是跨境电商企业难以承受的痛。而这部分的产品需求是刚性的,这又必将导致消费回流至海外。

从长远来看,新税制下,跨境电商平台将进入规范发展

首先,以立法形式明确了跨境电商合法的地位。

以法律文件的方式明确了跨境电商的合法性。税改让跨境电商生意更公平。其实对于跨境电商而言,征税不可怕。可怕的是有的企业依法纳税,但有的企业却找机会偷漏税,这样行业就不公平了。

其次,行业规范程度变高,无论是税收,监管,行业规范都有了明确的法规。

未来合规企业必须要按照相应制度执行。现在跨境电商模式有很多通道,邮关和快件等通道有时会存在漏洞,可以逃税、低报、瞒报税。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就不愿意走规范通道。如果税改后政策一定往合法方向倾斜,规范通道会变得更加便捷。与此同时政府也会加强邮关查验率,把属于跨境电商通道的货品尽量推向合法通道。

最后,跨境电商会回归外贸的本质——成本和效率。

在现阶段跨境进口政策还没规范的时候,跨境电商选择试点区域在考虑的就是通关便利化,哪里通关简便、哪里成本低就走哪。税改后,全国的跨境电商制度管理应该是逐渐规范化的。海关等监管部门对跨境电商政策管理系统很快就会出台全国统一版本,国家监管政策很快也会出来,届时海关国检的监管政策都统一后,就没有所谓的政策洼地,这时跨境电商会回归外贸的本质——成本和效率。未来,跨境进口城市的竞争一定是围绕着成本和效率展开的。

跨境电商如何应变?

当然,税改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跨境电商并无机会。海外的不少商品,在品质、设计感、品牌内涵上,都胜于国内商品,消费升级的到来,中国的消费者已经适应并接受海外商品。并且,多年来,已经养成购买全球化妆品、奢侈品、家居品等多种品类。所以,海淘是个不可逆的趋势。

跨境电商只是商品抵达消费者的一种物流方式。更准确的表达是进口商品的国内销售,无论是通过线上也好,线下也好,本质还是零售的一种。

要做好零售需要有3个方面的能力:抓用户、供应链、物流。实际上,这3方面的能力,是任何一家做电商的平台需要具备的能力。

2022年西班牙电商市场报告

09-26

电商市场最新消息:淘宝商品品质抽检规范及相关规则

05-12

电商市场又要变天了 淘宝开放「新公域」 利关中小商家

04-24

三孩政策|母婴电商红海市场开启 亟待净化母婴电商市场的乱象环境

07-30

90后进阶为母婴人群主力军 2020年中国母婴电商市场规模已达8723.7亿元

07-09

标签:电商市场 母婴电商 跨境母婴电商
热点招商类目
奶粉
辅食
奶瓶
纸尿裤
洗护
首页联系客服关于我们
全球婴童网-母婴用品行业门户平台,助力行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190
取消
  • 搜产品
  • 搜品牌
  • 搜企业
产品分类查找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大类
小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机构
大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