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如何经营好一个企业?

稻盛和夫:如何经营好一个企业?

1959年,一群赏识我技术能力的人向我提供支援,并帮助我创立了京瓷公司。创业伊始的京瓷是一家资本金300万日元,员工28人的小公司。连公司用房都是租借的。

刚刚创立后,京瓷就立即遇到了诸多问题。而每当遇到问题时,员工总会接二连三的要求我做出裁决。当时的我,只要判断稍有失误,就可能会让襁褓中的公司陷入危机,使员工流落街头。于是,对于公司经营既无经验,又无知识的我,开始绞尽脑汁地思索“要怎样才能做出正确判断?要怎样才能让公司持续发展?”

作为人,何谓正确?

经过苦苦思索,我得出了一个结论——首先要问自己“作为人,何谓正确?”一旦认定是正确的,就毫不动摇地贯彻到底。大家小时候,学校老师和自己父母肯定教过你那些平常的、原始的伦理观。比如“莫贪心”“莫欺骗”“莫说谎”“要诚实”等。我把这些最为稀松平常的伦理观作为判断一切事物的准绳。

这样的判断基准似乎过于单纯,但它正是能够看清事物本质、做出正确判断的方法。正是因为有了如此明快的判断基准,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我才能在经营京瓷、KDDI以及日航的过程中做到判断正确,从而使各公司发展成长。

我们并不依赖所谓的经营常识。比如说,“因为一般的公司都这样做,所以……”我们不会依据这类常识做出轻率的判断。

无论是组织、财务还是利润的分配,如果认识到事情本来应该怎样,以事物的本质为依据做出判断,那么,即使是在国外,即使面对至今未曾遇到过的新的经济状况,判断也不会失误。

我所说的“至今未曾遇到过的新的经济状况”,指的是类似当年日本泡沫经济破灭那样的意外状况。面对剧变,企业家必须做出正确判断。而在做判断时,企业家必须遵守普遍性的道德准则,把“作为人,何谓正确?”作为判断基准。

换言之,无论我们身处什么时代,在判断事物时,都必须把“作为人,何谓正确?”作为原则。我称其为“依据原理原则做出判断”。

不努力,暴富也不长久

日本经济泡沫破灭后,不少人因舞弊行为被揭发,甚至被判刑。在泡沫经济的全盛时期,那些盛气凌人的所谓“商界精英”在银座和大阪等地大兴土木、高建高楼、大摇大摆地走在繁华商业街,天天纸醉金迷、花钱如水,每晚少则消费几百万日元,多则几千万日元。而在短短10年间,这些人就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

这些活生生的例子告诉我们,作为企业家,切不可只专注于满足一己之私欲。必须把全体员工的幸福放在心上。如果公司倒闭,那么为其赌上将来而拼命努力工作的员工们就会流落街头。身为企业家,哪怕仅仅为了不让这一幕发生,也应该做到“吃苦在前,努力表率”。如果企业家以美好的心灵来描绘“想让自己的企业发展壮大”的愿望,那么从较长的时间跨度来看,势必会得到相应的福报。

在日本经济泡沫破灭后,以金融机构为代表的众多企业陷入了经营危机。在泡沫繁荣期,这些企业几乎都曾染指地产与证券投资。有的企业家可能会说:“幸亏我们公司没有参与这种投资,所以逃过一劫。”但这或许只是因为当时没有多余的资金。如果有钱投资,可能也会被那些财富故事所吸引,早早上钩,最后陷入破产境地。

当时有不少人建议我投资地产和证券,对于对方开出的条件,我是这么想的:“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儿。即便有,也是违反常理的。如果不靠努力奋斗也能赚大钱,那人人都会觉得努力的人是傻子。这样一来,社会势必会出问题。如果我参与其中,哪怕能够暴富一时,也绝对不会长久,还会对我以后的人生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基于这样的考虑,我拒绝了所有的相关建议。不管对方如何用“高收益率”做诱饵,我都不为所动,因为我相信,这种不劳而获的投机方法属于邪道,无法让公司良性发展。

在日本泡沫经济的繁荣期,各家企业争先恐后地投资房地产,随着泡沫破灭,它们都背负了巨额的不良资产。究其根源,便是步人后尘、盲目跟风的思想所导致的恶果。打个比方,当双脚踏入四下无人的泥田时,必须自己独立思考“怎样才能快速地把脚从泥地里抽出来?”“如果鞋子掉进泥坑了,怎样才能拿出来,去哪里洗干净?”

然而,现实中却有许多贪图安逸的企业家,他们只要遇到些许经营方面的挫折,便立刻去向别人请教解决对策。如果是中小企业领导去向大企业领导请教,那我还可以理解;如果大企业领导向取得成功的中小企业“取经”,那就是原则性的错误了。我认为,领导的这种错误思维,正是企业无法顺利发展的症结所在。

以利他之心作为判断基准

在人的行为中,最值得敬佩和最为美好的便是利他行为。人们往往倾向于首先考虑自身的得失,但其实人们同时也具有把“为他人做贡献、为他人带去欢乐”作为人生最高幸福的利他之心。

我总是一有机会就强调“为世人、为社会尽力是人类最高尚的行为”。与“为世人、为社会”相比,“为伙伴”确实属于狭隘得多的利他行为,但在企业经营方面,这点至关重要。

企业家奋斗的目的也不是为了与商界对手决一胜负。换言之,我们不是为了把别人打垮而努力工作的,而是为了自己的生存,为了让自己的企业变得出色。如果自己的企业已经发展得非常优秀,就可以用余力去帮助别人的企业发展成长,这当然是善莫大焉。但首先一定要做到拼命努力,让自己的企业变得出色,这点非常重要。

如何处理部下请示的问题,如何下达各种指示……企业家需要做各种判断。在日常工作中,企业家往往会凭直觉做出判断,但如果没有经过“专门训练”,其判断过程往往基于人性中的“本能部分”。

人在对事物做出判断之前,往往会“以自我为中心”进行思考:“这件事是否对自己有利”“这么做是否能让自己公司赚钱”大多数企业家都是以这种本能模式来判断问题的。

然而,这样的判断方式或许能让自身获益,但也可能给周围人造成困扰。举个极端例子,有的人发现客户对行情一无所知,便试图把产品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推销给对方。客户对行情不了解,如果以不合理的高价买入,势必会遭受损失,这是显而易见的。可卖方却强词夺理:“是他自己说要买的,交易属于双方自愿,我有什么错?”

如果在思考问题时仅仅基于本能,就可能会做出这种损人利己的事,而这会成为日后发生严重问题的导火索。相反如果以利他心进行思考判断,就会把别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当遇到上述情况时,就会想到:“如果卖高价的话,自己或许能赚上一大笔,但会损害对方的利益。”于是悬崖勒马,对客户说:“我不会让你买贵了的。我会给你提供合理价格。”这么做似乎有点吃亏,但日后势必能给双方带来共赢的结果。

以心为本的经营

京瓷公司是从一个既没有资金,也没有信誉和业绩的街道小工厂起步的。当时,它依靠的只是仅有的一点技术,以及相互信赖的28名员工。

在创业初期,真可谓是无依无靠。我本人对企业经营也是一窍不通,因此每天都极为不安。“企业应该以什么为支柱?”“我应该如何开展工作?”在资金缺乏、技术尚不成熟的情况下,“以心为本”便成了我的“救命稻草”。换言之,我当时想到的唯一出路是“让公司的28名员工齐心协力、团结奋斗”。

常言说,人心易变,但同时,比人心更坚固的东西并不存在。正因为大家心心相连,才有了京瓷今天的发展。

光明正大地追求利润

企业如果没有利润就无法生存。追求利润既不是可耻的事,也不违背做人的原则。

在自由经济的市场环境中,由竞争结果决定的价格就是合理的价格,以这个价格堂堂正正地做生意所赚得的利润,就是正当的利润。在激烈的价格竞争中,努力推进合理化,提高附加价值,才能增加利润。

不是为了满足顾客的要求脚踏实地、努力工作,而是靠投机和不正当手段牟取暴利,梦想一攫千金。在这样的世风中,光明正大地开展事业,追求正当的利润,为社会多做贡献,这就是京瓷的经营之道。

如今充斥着无良企业和企业家,他们通过投机和违规行为牟取暴利,妄图一夜暴富。而我反复强调,京瓷一直坚持走“合法开展事业,追求正当利润”的光明大道。

遵循原理原则

京瓷自创建以来,所有的事情都是在遵循原理原则的前提下做出决断的。公司的经营应该合乎情理,遵循道德。否则,经营就不可能顺利进行,更不可能长期发展。

贯彻顾客至上主义

我一直用“顾客至上主义”这个词来概括“取悦客户是从商之本”的道理。

极度重视技术研发,从不懈怠;尽力满足客户对于交货期的各种“无理要求”,哪怕大半夜,也要按照客户的指示送货上门;总是尽量接受客户的压价。京瓷公司之所以这么做,正是基于“取悦客户”的真诚意愿。

在我看来,经商的根本便是“无论如何都要取悦客户”。如果做不到这点,企业便无法持续获得利润。

以大家族主义开展经营

把别人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同甘共苦,我们一贯重视这种家族式的信赖关系。这是京瓷员工携手并进的出发点。

这种家族式的关系,使员工们互存感谢之心,相互体谅,建立起彼此信赖的关系,成为做好工作的基础。正因为像家族一样,当同事在工作上遇到困难的时候,就能够无条件地互相帮助,甚至个人的私事也能像家人那样相互交谈。

我们所说的“以心为本的经营”,也可以说,就是指重视这种家族式关系的经营。

贯彻实力主义

运营一个组织最重要的是,这个组织各部门负责人是否由真正有实力的人来担任。

真正有实力的人,不仅拥有胜任职务的能力,同时具备高尚的人格,值得信任,值得尊敬,愿意为众人的利益发挥自己的能力。要给这样的人提供出任组织负责人的机会,并让他们充分施展才能,一定要形成这样的组织氛围。贯彻实力主义,组织就会得到强化,进而达到为全体员工谋福利的目的。

重视伙伴关系

公司同事间的关系,不是经营者与员工之间的那种纵向的从属关系,基本上是横向的伙伴关系,是同志关系。大家朝着一个目标一起行动,为实现共同的理想团结奋斗。

“重视伙伴关系”与之前阐述的“以心为本的经营”和“以大家族主义开展经营”的两大条目一样,都是我在创业初期思考的结晶,目的都是为了培养“身为企业家的自信”。

企业家与受雇者、资本家与劳动者、当权者与服从者,如果把这样的上下级关系引入企业,公司便会以“上级命令,下级执行”的官僚方式运作。一旦上级指示错误,恐怕会殃及整个组织。

全员参与经营

普通企业往往采取“金字塔式”的经营模式——顶层是社长,社长下面是核心干部,核心干部下面是各组织的部长和科长,命令自上而下传达,各部门奉命行事。京瓷非常重视“全员参与经营”,在创业初期,我就毅然决定,让公司仅有的28名员工共同参与经营。

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为经营出谋献策,并参与制订经营计划。这里的关键在于不是少数人而是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经营。

当每个人都通过参与经营得以实现自我,全体员工齐心协力朝着同一个目标努力的时候,团队的目标就能实现。

全员参与的精神,也适用于公司活动和聚会。为了培养开放式的人际关系、伙伴意识、家族意识,我们经常举办各种活动,并同工作一样,要求全员参与。

统一方向,形成合力

为了实现统一方向,形成合力,要彻底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

从本质上说,本条目与“全员参与经营”基于相同的道理。

“如果员工不情愿参与企业经营,那该怎么办?”为了避免类似情况发生,就需要员工凝聚到同一个方向。“思维方式”是经营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因此,企业家的首要任务是让全体员工的思维方式保持一致。此外,还要确定一致的前进方向和目标。

换言之,让全体员工参与经营时,首先必须让他们对企业的前进方向和目标具有统一的认识。这点非常重要。

重视独创性

京瓷自创业之时,就非常重视独创性,从不模仿他人,一直凭借独特的技术与对手一决胜负。其他公司不敢接手的订单,我们欣然接受,之后全体员工拼命努力,创造出这种产品。随之也就确立并积蓄了一项项独创性的技术。

譬如,京瓷曾获得过大河内纪念生产特别奖、科学技术厅长官奖等奖项,特别是多层封装技术的开发成功,更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这项技术为京瓷飞跃性的发展带来了机会。

抱着无论如何也要成功的强烈的使命感,每天钻研创新,一步一步积累,必将孕育出卓越的发明创造。

玻璃般透明的经营

光明正大的作风是企业家的威信与魄力之源。员工作为受雇于企业的劳动者,往往会产生“企业家可能在通过剥削我们而发大财”“企业家可能独占了我们大家创造的利益”等想法,而我想消除这种偏见。

京瓷以信赖关系为基础开展经营,包括会计在内的所有业务全部公开,形成了毋庸置疑的体系。

举例来说,按照“单位时间核算制度”,所有部门的经营业绩都向全体员工公开。自己的组织的利润是多少,具体内容如何,任何人都可以轻易了解。另一方面,每个人也都敞开心扉,在工作上追求公开性。

公司内部如同玻璃般透明开放,我们就能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

树立高目标

创业之初,京瓷的厂房是租来的,员工不足百人。但从那时起,我就提出“京瓷要放眼全球,向着全世界的京瓷前进”。公司虽小,却把目光投向世界,这就是树立高目标,树立远大的目标。

只有设定高目标的人,才能取得伟大的成功。只追求低目标的人,只能得到渺小的结果。如果自己设定了远大的目标,只要朝着这个目标全神贯注、全力以赴,就能走向成功。

只有胸怀大志,乐观开朗,描绘宏伟的蓝图,树立远大的目标,才能成就难以想象的伟大事业。

青年企业家助力河南高质量发展暨河南青年创新创业论坛在郑州举行 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会长、伊利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潘刚致辞

08-10

i-baby创始人王耀民参与中国企业家博鳌论坛,接受新华网专访谈创新之路

12-27

澳优董事长颜卫彬荣获市工商联企业家最高荣誉

澳优乳品(中国)有限公司 11-03

伊利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潘刚荣膺“全国优秀企业家”称号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09-19

全球乳业人才培训中心联合中国企业家俱乐部举办创新转型学习论坛

内蒙古蒙牛集团 09-06

标签:企业家 人物专访 稻盛和夫
热点招商类目
奶粉
辅食
奶瓶
纸尿裤
洗护
首页联系客服关于我们
全球婴童网-母婴用品行业门户平台,助力行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190
取消
  • 搜产品
  • 搜品牌
  • 搜企业
产品分类查找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大类
小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机构
大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