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市场大好逾10亿元的乳企海外投资有4起

面对进口乳制品的冲击,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迎合国内消费市场对进口乳品的青睐,近年来,不少本土乳企纷纷到海外投资设厂。

2013年以来,本土乳业公司在海外投资金额过10亿元的有4起,包括:2014年,光明食品斥资153亿元收购以色列最大乳企Tnuva 56%股权;2015年,合生元斥资63亿元收购澳大利亚Swisse公司约83%股权;2013年,伊利集团投资32亿元在新西兰建设大洋洲生产基地,以及雅士利在新西兰投资11亿元建立乳制品基地等。

伊利集团曾对新京报记者表示,中国食品行业海外投资呈现出“走出去,再回来”的特征。

此外,一家在澳洲布局奶源市场的乳企负责人曾向新京报记者透露,其在国外生产一罐奶粉运回国内,即使算上关税,成本也要比在国内生产少很多。

在价格、原料、技术、标准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宋亮认为,当今困扰中国乳企的最大问题并不是产品质量,而是如何恢复市场信心,“这是一项长期工作”。

3月7日,农业部部长韩长赋称,一定要奋起直追,“要提升我们奶业的品质,要唱响我们的品牌”,“恢复国人对民族乳业的信心”。

两会代表屡为“高奶价”叫苦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名誉理事长宋昆冈曾指出,“我们的奶价全球最贵”,加工成本、员工工资、管理费、检验费等也都居高不下,间接影响了本土乳企的市场竞争力。近几年有关乳业发展的两会建议中,反映乳业上游养殖成本过高、乳企负担过重的声音不绝于耳。

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建议,国家应扩大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支持范围,以政策支持和政府补贴的模式,帮助行业应对不断高涨的生产成本,同时平衡进口奶粉的价格优势,保障中国乳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014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完达山乳业董事长王景海提出在黑龙江建设国家级乳制品安全供应基地,为牛奶提供补贴等议案。王景海称,目前50%的基地建设都是由黑龙江省当地政府支持的,但该议案全面落实还有一定差距。

王景海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建议,解决奶源基地的保护问题,需要中国乳业的产业化拉动,也需要调节进口乳制品,不能使大批量、低价乳制品进口冲击国内产业,“否则受伤害的不仅是工厂,也是农民本身,乃至于养殖业。”

内容涉及乳业!国家发改委、农业农村部等五部门联合发文促进消费

07-02

骆驼精神下的品质坚守·家好万好品牌生产工厂那拉本源乳业,为母婴健康护航

新疆那拉本源乳业有限公司 07-02

确认!雅泰乳业销售总监甘强将出席2024第十届全球母婴大会暨母婴行业观察十周年庆

06-24

国大乳业益生菌配方驼乳粉,全面的营养补充,贴心呵护身心健康!

新疆太子驼乳业有限公司 06-12

从“破题”到“出圈” 以“中国模式”助力“乳业强国”

06-10

标签:乳业
热点招商类目
奶粉
辅食
奶瓶
纸尿裤
洗护
首页联系客服关于我们
全球婴童网-母婴用品行业门户平台,助力行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190
取消
  • 搜产品
  • 搜品牌
  • 搜企业
产品分类查找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大类
小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机构
大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