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业寒潮波及中大型规模化牧场

虽然“蒙牛唐山拒收奶事件”因双方和解而告一段落,但其与牧场之间的关系越发敏感。2016年1月12日,记者从知情人士处独家获悉,自上个月开始,蒙牛向位于广东清远的牧场提出了提前收回投资的要求,由原来的20年提前到12年收回。这个牧场由蒙牛乳业投资建成,但牧场内的牛属于牧场主,牧场主每年向蒙牛返还一定数额的牧场固定资产投资费用,这种类型的牧场被业界称为合作牧场或自控牧场。而据知情人士透露,类似提前收回的牧场或涉及更多。不过就在记者发稿时获得最新消息,经蒙牛与广东牧场双方协商,提前回收资金事宜暂时搁置不执行。

对此,蒙牛乳业公共事务部负责人表示并不清楚此事。业内人士表示,目前蒙牛的自有牧场并不多,很多均是参股合作牧场。欲提前撤回投资的做法,一方面是受进口液态奶冲击、国内消费疲软等因素影响,导致业绩不佳经营压力比较大,提前撤回资金可减少风险,另一方面蒙牛海外建厂后国际步伐加快,下一步来自国外的奶源供应会增加。不过,如此做法肯定会引起合作牧场主的不满,未来杀牛、倒奶现象将会愈演愈烈,奶牛养殖行业或将进入真正的冬天。

自建牧场数成谜 欲提前撤资转嫁风险

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2011年,位于广东清远的这家牧场最初是由蒙牛乳业(清远)有限公司投资建立,整个牧场固定资产投资约为2800万元,这一资金不包括购买奶牛的投资。蒙牛清远事业部与牧场主双方签订合作协议,蒙牛负责回收该牧场所产的原奶,而牧场向蒙牛返还固定资产投资,返还时间为20年。

然而上个月,蒙牛忽然向牧场主提出要提前收回投资的决定,收回时限提前到12年,比原定的时间要提前8年,如果不依从这一规定将拒绝收奶。提前回收的牧场并非广东清远牧场一家,而是全国类似合作模式的牧场都将提前收回投资,这样的牧场在全国约有25个左右。

乳业寒潮波及中大型规模化牧场

不过该消息并未得到蒙牛官方的证实,蒙牛有关人士表示,不管是蒙牛主管奶源的相关部门,还是蒙牛专门成立的奶源基地建设子公司富源牧业均不清楚此事。

1月14日,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一直谈判未果的提前收回事宜,忽然有了新进展,暂时搁置不收回。

记者查阅各种资料发现,在2011年10月24日,清远市环保局发布的一份环境影响报告书显示,位于清远的这家牧场是蒙牛第二十牧场,总投资3000万元,奶牛养殖规模为1000头,建设单位为蒙牛乳业(清远)有限公司。同年2月份,蒙牛乳业(清远)公开招投标。

知情人士表示,蒙牛仅仅是投资了整个固定资产,包括办公室、牛舍、挤奶厅、运动场、干草棚、青贮窖、污水处理设施等,但并没有对牛群进行投资,牛群均是由牧场主购买,产权均不属于蒙牛。但蒙牛对外均称其为自己的牧场。

“这些牧场不能算是蒙牛的自有牧场,自有牧场是指产权、经营权、投资收益与风险,包括牛群等全部属于自己所有,才叫自有牧场。这种模式建立的牧场只能叫合作牧场或自控牧场。”知情人士说。

记者获得的资料显示,2012年年初,蒙牛专门成立了富源牧业公司,全面加强自有牧场的建设和实施,由富源牧业在全国多个城市筹建自营牧场。截至2013年年底,蒙牛已开始建设8座自建牧场,自建牧场与参股牧场的原奶占比为24%,自建奶源占比为3%。

而援引此前国内某媒体报道则称,蒙牛截至2012年有自建牧场12座,参股牧场26座,奶牛存栏11万头,而富源牧业要在“十二五”末完成新增至少15万头奶牛的规模化牧场建设。

然而在富源牧业的官网上,一篇发布时间为2013年9月9日的项目简介上显示,富源牧业有山东项目、托县项目、吴忠项目等七个,很多还在规划中。此后关于牧场项目介绍再无更新。

蒙牛集团总裁孙伊萍公开表示,牧场只有自建和参股两种模式。那么蒙牛究竟有多少自建牧场和参股牧场?蒙牛公共事业部负责人纪晓东表示,尚没有参股与自建的具体数字,类似清远牧场模式的也只有几个,目前蒙牛规模化、集约化奶源占比已接近100%。

业内专家表示,蒙牛真正自建牧场并不多,很多都是与牧场主合作或参股建立的牧场,还有一部分是自控奶源的牧场,只负责收奶,但牧场产权、管理权均不属于蒙牛。对于那些由蒙牛投资建设,而产权属于牧场主的牧场来说,8~10年固定资产都已折旧,一旦蒙牛提前收回投资,经营风险则全部转嫁到牧场主身上。

业绩下行压力倍增 或调整战略

有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专家表示,蒙牛此举不管是否波及全国其他牧场,但欲提前撤资的做法折射了乳品行业的一些微妙变化。首先,乳品行业消费疲软,带来的库存迅速增加,很多乳企将原奶喷成粉,市场存量至少在30万~40万吨;其次,蒙牛国际化进程提速,未来很多原料将从新西兰进口到中国,势必减少对中国奶源的使用量,国内现有牧场受到冲击。

记者注意到,去年年底,蒙牛减少大型牧场的原奶收购量,限收行为引起牧场不满,倒奶现象时有发生。虽然基于种种原因,很多事件有所平息,但大企业收奶压力依旧比较大,有些依然处于拒收的状态,有些增加了收购量,但并非市场刚需,而是考虑资本市场压力。

记者从广东其他牧场获得消息,2015年原奶收购价格为5500~5800元/吨,2016年新签订的合同下降到5200~5500元/吨,平均每吨下降300元,虽然蒙牛与广东牧场的收奶价格今年还没签订,但价格下调已是大趋势。对于限收的那部分原奶,养殖企业只能以低价卖出,有的都不足2元/公斤,损失惨重。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蒙牛2015年的业绩下滑比较严重,所以欲提前回收资金很大可能是考虑业绩压力。另外,因为海外工厂的建立投产,战略上可能发生调整。

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蒙牛的收入约为255.64亿元,相较于2014年同期258.36亿元,出现1.1%的降幅。而2016年1月4日,国泰君安(19.300, -0.01, -0.05%)发布报告指出,受雅士利(01230.HK) 2015年业绩预期较差等因素影响,分别下调蒙牛2015~2017年净利6.8%、7.5%及5.1%。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胜利认为,随着进口液态奶的大幅增加,国内乳品市场受到很大的冲击。2015年,1~10月份全国累计进口液奶34.76万吨,同比增长30.7%。全年进口量约为40万吨,这部分进来的液态奶直接冲击了蒙牛的市场份额。目前很多超市的牛奶都在进行买赠促销活动,从这一点就能看出液态奶市场产品销售并不好。

奶牛养殖行业面临生死十字路口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乳业现在所面临的,已经不仅仅是行业的寒冬,而是走到了生死的十字路口。2014年下半年,在河北、山东、陕西一些地方,出现奶农的“倒奶杀牛”现象;现在,这一现象已经从养殖水平最低的奶农,蔓延到了中小牧场,甚至影响到了养殖水平最高的大型规模化牧场。

过去十年来,中国乳业经历行业阵痛,始终没有改变的一个发展方向,就是现代化、标准化、规模化的养殖方式。如果因为市场冲击、资金断裂等原因,导致这些规模牧场倒下,中国乳业过去十年在奶源建设方面所做的努力,就将全部化为泡影。

其次,中国乳业的这种生死之争,关键是要有效使用、有效监管生鲜奶和复原奶这两个“奶仓”:从治标的角度看,就是要规范复原奶的使用。

数据显示,2015年1~10月,全国液态奶产量同比增长仅为4.3%,增幅下降;同期,液态奶进口增长29.9%,10月份增长甚至达到58.2%。目前,中国的牛奶进口依存度已经达到27%,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以奶粉形式出现的。

一方面,处于产业链上游的奶农、甚至大型规模化牧场,忍痛将优质原奶倒掉或者喷粉损耗;另一方面,一些加工企业大量进口奶粉,加水勾兑后生产复原奶卖给消费者。这两个数据说明,“倒奶杀牛”现象的发生,不是因为单纯的“原奶过剩”,而是加工和消费选择了哪个“奶仓”的问题。

李胜利表示,不管是在新西兰还是韩国,他们都会通过关税等形式保护本国奶农的利益,但在我国却没有相应的保护政策,导致大量的进口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受各种因素影响,国际奶粉的价格明显比国内低很多,这就使得很多企业选择进口奶源。加工企业的利润很高,而养殖行业却在生死线上挣扎,加工企业应把一部分利润让给上游养殖行业,加速行业进入调整期。

乳业专家王丁棉认为,蒙牛对上游合作伙伴态度的改变,也许意味着企业正在对奶源战略进行重新定位。如果乳业巨头对大的养殖企业不抱有积极态度,后者将面临生死决择,那么整个中国奶牛养殖行业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内容涉及乳业!国家发改委、农业农村部等五部门联合发文促进消费

07-02

骆驼精神下的品质坚守·家好万好品牌生产工厂那拉本源乳业,为母婴健康护航

新疆那拉本源乳业有限公司 07-02

确认!雅泰乳业销售总监甘强将出席2024第十届全球母婴大会暨母婴行业观察十周年庆

06-24

国大乳业益生菌配方驼乳粉,全面的营养补充,贴心呵护身心健康!

新疆太子驼乳业有限公司 06-12

从“破题”到“出圈” 以“中国模式”助力“乳业强国”

06-10

标签:乳业
热点招商类目
奶粉
辅食
奶瓶
纸尿裤
洗护
首页联系客服关于我们
全球婴童网-母婴用品行业门户平台,助力行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190
取消
  • 搜产品
  • 搜品牌
  • 搜企业
产品分类查找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大类
小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机构
大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