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把别人东西拿回家 爸爸妈妈该如何教育

◎读者来信:儿子5岁,去朋友家做客,看上了弟弟的小汽车,和弟弟交涉了半天,弟弟也不肯送他。回家洗澡后,发现他已经悄悄把玩具带回藏在枕头底下。我说,你知道这个行为叫什么吗?他说,偷。我纠结的是,我不想强化这个行为,也不想因此给儿子贴上“偷”的标签,但是我又希望他能明白自己这样做是不对的,是需要承担后果的。所以,我就说,是不是你太喜欢了所以就带回来了?他说是。我说,那我们给弟弟的妈妈说一下,还回去,他不愿意。怎么处理才比较妥当呢?(艾毅幼儿园朵朵妈)

◎主编回复

亲爱的,首先我想对你说,你做得对。

因为,看到你详细地介绍整个过程,看到你因为想保护孩子的心灵而有的纠结,我在心里是有一点小感动。因为现在呀,能真正去关注孩子的内心,在乎他们细微的感受,站在他们的角度去看问题的妈妈,是多不容易。因为现在呀,我们在面对类似事件时大多会采取比较严肃的处理方法:你这样不对,你必须受到惩罚,你这就是偷!

所以,感谢,你没有这么去定义孩子。

其次,我们还是来稍加分析一下这个行为,做到心中有数。对于3-4岁的孩子来说,因为他们正处于物权概念建立期间,故而某件东西是属于“自己的”,还是“别人的”,界限并不清晰,喜欢就拿回来先。而5-6岁的孩子已经有了“物权”概念,知道拿集体或别人的东西不对,但他们会“明知故犯”,因为喜爱某件东西,却很难控制自己的意念和行为,而将其拿回了家。因为是有意的,所以拿回家的东西通常会“藏”起来,不易被发现。

两种无意或有意的行为,在6岁之前,都只是内心产生了需要感——“那个东西我没有”、“那个东西我喜欢”、“我想要”,这种需要促使了孩子“拿”的行为。

父母需要厘清这些头绪。厘清是为了调整自己的心态,并且进行接下来的动作。

所以最后,我的建议是,不要纠结!什么都别说,什么道理都不要讲。第二天,带着他把东西送回去。你只需让他知道并且坚持一条原则:别人的东西,未经同意,就是别人的,必须送回去。别人的就是别人的,拿回来也要还回去。就这么简单。

喜讯!运动宝贝成为人社部教指委幼儿教育专委会委员!

运动宝贝(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05-13

探讨幼儿教育新课题,CPE中国幼教展带你对话幼教优质品牌

09-09

2020华南幼教展|幼儿教育的“痛点”应该如何解决?

06-30

诚邀参加——中国幼教行业大型展会第十八届欧亚·中国郑州国际幼儿教育博览会

12-31

2019第七届深圳国际幼儿教育用品暨装备展即将在深圳会展中心开幕

11-01

标签:幼儿教育 儿童教育
热点招商类目
奶粉
辅食
奶瓶
纸尿裤
洗护
首页联系客服关于我们
全球婴童网-母婴用品行业门户平台,助力行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190
取消
  • 搜产品
  • 搜品牌
  • 搜企业
产品分类查找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大类
小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机构
大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