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玩手机游戏充值 利用家长银行卡进行消费

熊孩子玩手机游戏充值 利用家长银行卡进行消费

孩子沉迷网游,一直是最令家长头疼的问题之一。乐清王女士近日也遇到了这个问题,但真正让她认识到网游对孩子产生的危害,却是那密密麻麻的银行卡记录。她那八岁的儿子,在暑假两个月内,竟然神不知鬼不觉地从她银行卡里消费近两万元,这笔钱都被用于游戏充值。

王女士家住乐清乐成,她说,最近,她发现自己的银行卡里少了近两万元,查了查消费记录,里面有很多她不知道的支出,金额从数十元到上千元不等,全是“4399小游戏”扣走的充值费。

王女士还发现,有不少陌生网友加了儿子的QQ,他们都是玩游戏认识的,他们的聊天内容多涉及充值购买游戏物件等字样。

她说,儿子玩电脑游戏时,常会借走自己的手机,可她没想到,儿子每次借手机都是为了转账充值。儿子对她说,他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他在游戏里买东西时,对方有让他按一些选项,他一按就进入了网页,钱就被扣走了。

事后,王女士曾联系“4399小游戏”的客服,希望可以将孩子的充值款返还,但对方没有答应。

无奈之下,王女士找了律师求助,律师也与“4399小游戏”的客服取得了联系。客服回复,王女士反映的情况,他们公司已经做了登记,他们给王女士发过了邮件,要求王女士让她儿子把游戏账号实名登记一下,并提供能证明她和账号主人关系的户口本,但王女士没有回复。

王女士则称,对方要的证明资料她都以邮件的方式发给对方,但是对方却以各种借口为由一直拖着,不肯给个正面答复。

对此,律师表示,由于网络环境存在很多不确定的虚假因素,王女士手中的证据资料也很不完整,他建议先按照对方提出的要求提供完整证明资料,双方进行协商解决。如沟通不成再考虑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律师说法

王女士可要求对方返还两万元

晚报读者律师顾问团、浙江高策律师事务所王青山律师认为:《民法通则》第2条第2款规定:“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民法通则》第五十八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无效。”由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缺乏进行民事行为所要求具备的意识能力,无法准确预见到自己行为的性质与后果,订立的合同应视为无效。按照上述法条的规定,王女士可以要求“4399”网站返还两万元。

喜讯!运动宝贝成为人社部教指委幼儿教育专委会委员!

运动宝贝(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05-13

探讨幼儿教育新课题,CPE中国幼教展带你对话幼教优质品牌

09-09

2020华南幼教展|幼儿教育的“痛点”应该如何解决?

06-30

诚邀参加——中国幼教行业大型展会第十八届欧亚·中国郑州国际幼儿教育博览会

12-31

2019第七届深圳国际幼儿教育用品暨装备展即将在深圳会展中心开幕

11-01

标签:幼儿教育 儿童教育
热点招商类目
奶粉
辅食
奶瓶
纸尿裤
洗护
首页联系客服关于我们
全球婴童网-母婴用品行业门户平台,助力行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190
取消
  • 搜产品
  • 搜品牌
  • 搜企业
产品分类查找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大类
小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机构
大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