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到了 家长纠结该不该送礼

教师节到了,该不该送礼?这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一边是家长苦恼送不送礼、送多少,一边是老师纠结收不收礼、怎么办,各自有各自的为难。家长苦恼、老师纠结,国人尊师重教的传统,正演变成一道令人焦虑的考题。

1 、家长:送了怕不收,不送不踏实

弟子事师,敬同于父。在大部分家长看来,中国自古有尊师重教的传统,为了表达对老师的感谢,无论什么方式或方法,都应当有所体现。

“教师节送礼似乎是一种习惯,我们小时候给老师送卡片,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我一般都买些体积小、价值高的小礼物。”浙江省嘉兴市一位学生家长王悦说,送礼的目的一是表示感谢,二是希望能够得到老师的关照。

“之前不是一直宣传禁止教师收礼嘛,我也没准备送礼。”吉林省长春市李女士的儿子今年上初中,可是“跟别的家长聊天,人家都准备送,如果我不送,就担心孩子被老师忽略。第一年送了,以后三年都得送,真是纠结。”

记者在某大型购物网站输入关键词“教师节”,就出现了19.25万件礼品。礼品的价格从几十到几百元不等,有摆件、鲜花,还有定制U盘、按摩垫,等等。

“本以为鲜花能便宜一些,没想到要预定,一下花了我两千多。”上海市郭女士的孩子今年上幼儿园,她表示,考虑了很久,觉得送鲜花拿得出手,每个老师一份,一碗水端平。

记者调查发现,多数家长送礼容易受到身边人的影响。“送了怕不收,不送心里不踏实。”北京一位初中生的家长王芃说,“送礼就是希望老师能多关心关心自己的孩子,礼送出去了,心里就踏实了。”

2 、老师:努力学习是最好的礼物

“不能收礼,这是学校三令五申的。况且就算真的收了,能安心吗?收了别人的礼,就得帮别人办事,我不给自己找这种麻烦。”江西省南昌市某中学英语(精品课)老师黄霞表示,她拒绝过一些家长送的礼,有的家长很不高兴,“拒礼,给我带来了另一种精神压力。”

除了现实的礼物,一种“溜须拍马”“套近乎”的虚拟送礼方式也蔓延开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一些班级会建立QQ或微信群。通过QQ或微信群,老师可以和学生、家长互相了解,联络感情,并及时发布信息。为了讨好老师,家长们使出了浑身解数。老师随手发张学生站队、看书的照片,就会引得家长们的点赞、鲜花、蛋糕,再用无比膜拜的语气发上一句:“老师辛苦啦!老师太有爱啦!”要不了几分钟,手机屏幕就会被家长们的热情赞美刷屏,搞得老师哭笑不得。

“手机不停地响,一不留神,留言就几百条。”上海学生家长刘女士说,“有的家长‘会来事儿’,有时候真受不了这种溜须拍马的行为,想退群又怕漏了老师的重要通知。”

一些老师表示,教师节表达感恩之情是人之常情。但想要通过送礼等方式让老师关照学生,就没有必要。“学生遵守校规校纪,好好学习,老师自然喜欢,不送礼也会关照每一个学生。”浙江省嘉兴市某中学万老师认为。

“二十年前,我收到过学生自己做的卡片、塑料花,到现在还留着,后来送的礼物越来越贵,而且你感觉得到那是为了送礼而送礼,尊师重教的意思其实越来越淡了。”江西省南昌市退休教师周芬芳说。

3 、个别教师职权寻租 诱发“送礼”焦虑症

对于收礼这种严重违背师德的行为,相关部门态度明确,禁令不断。近年来,一些学校和教师也发出了“过节不收礼”的倡议,家长感到释然,校方也觉得轻松,送礼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令人遗憾的是,尽管家长苦恼、老师纠结、法规严禁,教师节收送礼现象并没有绝迹。

就在近日,江苏省南京市某小学校长,就因公然向学生家长索要礼金被就地免职。此前,黑龙江省依兰高中教师冯群超因本班学生未向任课老师送礼,当堂训斥全班学生;江苏省无锡市中学教师周颖在微信群对比学生送的礼……这些个别老师的行为引发了家长们的送礼焦虑。

“送和不送还是不一样的!”浙江余女士的孩子正在上小学,“送礼之前,老师对孩子比较凶,孩子不愿意上幼儿园;送礼之后,老师不仅不直接批评孩子了,还经常鼓励,孩子现在也愿意上幼儿园了,为了能让孩子健康成长,送礼也值了。”

个别教师利用手中的职权寻租,小到排座位、任班干部,大到保送生、高考(精品课)加分……严重影响了教育公平和社会公义。“虽然只是部分地区、部分学校、部分老师的行为,但这些个体行为已严重影响了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和教育声誉,还容易引发学生的攀比心理、投机心理,污染孩子纯洁的心灵,应该坚决禁止。”辽宁省沈阳市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佟雨臣说。

专家认为,教育资源分配不公也是诱发“送礼”焦虑症的重要原因。湖北省社科院研究员冯桂林说,当前教育资源分布不均,每位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上所好学校,进个好班级,有位好老师。于是,在激烈的竞争中,家长期望以财物来铺路,给孩子打造优质的学习环境。

4 、治好“送礼”焦虑症 需自律更需监管

近年来,教育部先后发布了《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的规定》,明确禁止教师“以任何方式索要或接受学生及家长赠送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等财物”,触动这条红线者,最重可予以开除或者解聘。

“因为有部分老师‘送与不送不一样’,所以才会有家长认为‘送总比不送要好’,教师节变味,老师要负主要责任。”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任远教授认为,治好“送礼”焦虑症,不仅要靠制度,也要靠教师的自律。

“对孩子来说,我们的一言一行直接反映了整个社会的风气,他们有样学样,因此我们有责任带头净化社会风气,不要让孩子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浙江省嘉兴市某中学语文教师许维强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学识,更要有正直的人格。廉洁从教不仅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更是不可逾越的师德底线。

相关教育专家指出,禁止教师收红包等禁令早已付诸文字,但是落实起来依然任重而道远。这需要地方教育部门把禁令转化成为具体可以量化的、可以操作的指标和指引,如果不作为,这些禁令很容易沦为一纸空文。

同时,教育部门也应联合家长、媒体等社会各界构筑师德监管网,加强监督执法。“要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向社会公开举报电话,做到有诉必查,决不姑息。特别是教师节及学校开学、学生毕业等节点,对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等问题,开展高频度、多层次、全方位的监督检查。”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这类问题不解决,就无法真正履行教书育人的崇高职责,就无法完成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成为一句空话。

喜讯!运动宝贝成为人社部教指委幼儿教育专委会委员!

运动宝贝(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05-13

探讨幼儿教育新课题,CPE中国幼教展带你对话幼教优质品牌

09-09

2020华南幼教展|幼儿教育的“痛点”应该如何解决?

06-30

诚邀参加——中国幼教行业大型展会第十八届欧亚·中国郑州国际幼儿教育博览会

12-31

2019第七届深圳国际幼儿教育用品暨装备展即将在深圳会展中心开幕

11-01

标签:幼儿教育 儿童教育
热点招商类目
奶粉
辅食
奶瓶
纸尿裤
洗护
首页联系客服关于我们
全球婴童网-母婴用品行业门户平台,助力行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190
取消
  • 搜产品
  • 搜品牌
  • 搜企业
产品分类查找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大类
小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机构
大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