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耳朵不能经常掏 以下误区爸爸妈妈们中招了吗

“耳屎”也有人称为“耳蝉”,医学名称叫“外耳道耵聍”。在外耳道皮肤中有许多汗腺及皮脂腺,它们不断地分泌液体,这些液体量很少,但黏性很大,能将灰尘及皮肤的脱屑粘在一起,经过一段时间的积聚即形成“耵聍”。

其实“耳屎”能保护外耳道皮肤,吸附灰尘或异物,阻挡小昆虫钻进外耳道深处。平时如果有少量水进入外耳道,干燥的“耳屎”还能吸干水分。

一般情况下,只要宝宝耳朵不痛不痒,听力好,“耳屎”不必人工清除。正常人的外耳道上皮有自洁的功能,到一定时候,外耳道的“耳屎”会随着颞颌关节的运动(吃饭时咀嚼食物)而自行脱落,不知不觉地被排出。

很多家长都犯了下面这6种错误:

1.经常给孩子掏耳朵

孩子的耳朵里面有耳屎,爱干净的家长会忍不住给孩子掏。如果不小心损伤耳膜,也不能马上发现,等到发现孩子的耳朵流血或者流脓,耳朵往往已经感染了细菌。

2.捏紧两侧鼻子用力擤鼻涕

有的家长给孩子擤鼻涕时,往往用两个手指捏住他的两侧鼻翼,让他用力将鼻涕擤出。这不但不能完全擤出鼻涕,而且很危险。鼻涕中含有大量的病毒和细菌,如果两侧鼻孔都捏住用力擤,鼻涕就会在压力的作用下被从鼻后孔挤出,到达咽鼓管,引发中耳炎。

3.捂嘴捂鼻子打喷嚏

有的家长在孩子打喷嚏时会让他憋住喷嚏,或是捂着孩子的嘴和鼻子,这会使鼻部压力增高,易导致细菌、病毒随气流由咽鼓管进入压力低的中耳鼓室,从而引起急性中耳炎。

4.抗生素用得太随意

孩子耳朵发炎时,医生会根据病情建议使用抗生素。但有的家长认为抗生素有副作用,一见孩子病情稍有好转就立马停用。这不仅不能减少药物的副作用,还会导致药量不足、药效不够,不能完全杀死细菌,使细菌产生抗药性,最后可能出现无药可医的情况。

5.拍打宝宝的脸

有时孩子调皮任性,性急的家长会打孩子的脸,但如果打到了耳朵,耳膜在大力冲击下可能受到损伤,出现穿孔。除了对听力造成一定的影响外,还会失去保护作用,外界的细菌、污水、异物都会经穿孔进入中耳,引起感染、流脓,情况严重又不及时治疗的话,还会引发脑膜炎等其他疾病。

6.让宝宝平躺着喝奶

新妈妈在给小宝宝喂奶时,如果不注意姿势和体位,也可能会给小宝宝的耳朵带来意外的伤害。比如说让宝宝平躺着喝奶,宝宝的身体处于水平位,很容易引起呛咳,此时奶汁便可能通过咽鼓管流入中耳,引起急性炎症。

为了清除孩子的“耳屎”,去给孩子掏耳朵的行为其实是非常危险的!

这样做很容易损伤外耳道皮肤,引起宝宝外耳道发炎或疖肿;经常刺激外耳道皮肤,使皮肤淤血,反而会使耵聍分泌增多;如果掏挖耳朵过深,宝宝不配合,挣扎或刺激外耳道引发咳嗽反射,会伤及鼓膜,发生炎症或损伤。

如果发现宝宝耳内经常有较多的“耳屎”,可酌情定期到医院取出,平时注意保持外耳道的干燥,避免发生耵聍栓塞,引起局部的感染。

“耳屎”特别多的宝宝,常伴有外耳道炎症,那就应该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治了。

打响冬季健康防护战:强化免疫,增强抵抗力!

江西功夫熊实业有限公司 12-07

爱护婴儿抑菌去渍洗衣液 99%抑菌率·给宝宝真正有效的健康防护

中山爱护日用品有限公司 04-16

英童之星燕窝酸乳铁蛋白调制乳粉 为宝宝成长构筑健康防护盾

03-15

宝宝肌肤脆弱怎么办?贝婴缘增强宝宝肌肤抵抗力,给宝宝健康防护

江西小顽皮健康产业有限公司 12-17

春季儿童丘疹性荨麻疹多发 如何做好宝宝的健康防护工作

04-25

标签:健康防护
热点招商类目
奶粉
辅食
奶瓶
纸尿裤
洗护
首页联系客服关于我们
全球婴童网-母婴用品行业门户平台,助力行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190
取消
  • 搜产品
  • 搜品牌
  • 搜企业
产品分类查找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大类
小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机构
大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