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或继续降价 全球奶粉价格指数在降价

自去年开始的乳业市场的寒冬似乎丝毫没有要翻篇的打算,全球乳制品价格依然处于下行通道,无法自拔...在近日刚结束的全球乳制品拍卖中,全球奶粉价格指数十连降的状况避无可避,据恒天然举行的全球乳制品拍卖数据显示,本次拍卖,乳价指数再次下跌9.3%,已达十连降。其中占主导地位的全脂奶粉价格指数已经下10.3%,均价跌至每吨1590美元,,该价格为7年有史以来最低价。

反观国内市场,各大奶粉销售平台均呈现出促销、降价等价格混战,不过也有专家认为,国内奶粉价格的持续下行主要是企业间的过度恶劣竞争造成的。

全球乳业需求大国——中国采购量骤减

自去年奶制品价格开创历史新高后,新西兰、美国、澳大利亚的奶农们在今年大幅扩产。然对于中国市场来说,由于供大于求的市场状况,使得国内的进口量大幅削减,加上本身国内牛奶产量也在增加,严峻的供需错配令奶制品价格大幅下挫。

美国农业部在7月的报告中表示,主要出口商的全脂奶粉全球出货量今年将下滑8%。而中国今年将购买40万吨全脂奶粉,较去年的67.1万吨大幅减少。截至5月,新西兰对华奶粉出口量同比暴跌了65%。

对此,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向健军表示,牛奶价格不断下跌主要是由于全球原奶整体生产过剩,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原奶主产区均迎来丰收,欧盟放开了牛奶生产配额制度,国际原奶市场上的供给量将进一步增加。

乳业专家宋亮则表示,全球乳制品市场正处于寒冬之中,并且对中国市场的影响还在继续。国内企业业绩受宏观需求下滑的影响,养殖业艰难发展,国内奶农只能依靠倒奶杀牛来维系。虽然国内正建设大规模牧场,但其产能小,目前80%的奶源还是来自中小型养殖户,甚至国内奶价已低至1元/公斤。

奶粉终端市场大幅度促销降价上演

而在奶粉终端市场上,我们可以看到,不管是线下店商还是线上电商,今年上半年以来,各大奶粉品牌都推出了较大力度的促销活动。在今年的“6·18”年中大促中,包括美赞臣、惠氏在内的大小品牌更是纷纷推出降价、送礼、返券、包邮等优惠,其中,惠氏金装3段四维婴幼儿配方奶粉900g 2罐,直接降价50%。

而“6·18”结束后,各类品牌的促销活动却依旧在继续,近日,雅培在京东商城就有7.5折的专场优惠活动,惠氏更是爆款买两罐减40元。

回到大型商超、母婴店等线下实体店,洋奶粉的促销力度也不小,比如美赞臣就一度出现“买两罐减250元”的活动。有奶粉经销商说道,“一般这些洋奶粉以买赠活动为主,即使是降价,幅度也不会大,只有约3%的降幅,而今年,降幅却已经扩大到10%-50%了。”

另一方面,国产奶粉的打折促销就一直没有停过,而且力度有所加大。新希望、雅士利等推出的百元低价进口奶源奶粉,将达能、美赞成、惠氏等进口奶粉企业也卷入疯狂促销之中。

新品牌进入与产能过剩是降价主因

资深乳业专家王丁棉分析,奶粉企业今年大面积的搞促销也实属无奈之举。“一般来说,奶粉企业在七八月份是不该搞促销的,但是今年却呈现出各大品牌纷纷促销的场面。一个原因是消费不景气,另一方面主要是超低价格奶粉的进入对原有高价奶粉造成了冲击,逼着高价奶粉降价。”

“今年以来,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奶粉都在进行大力度的促销,目的之一就是启动新一轮价格战。”宋亮说道,目前国内奶粉的产能太大,已经达到150万吨,但实际需求只需60万吨,所以价格战在短期内无法避免。

王丁棉则认为,国际奶粉价格与中国市场终端价格不会有很大的关联,目前国内奶粉价格持续下行主要是受到企业之间价格战及电商平台的影响,就目前而言,各个企业正在消化的库存量,恐怕到年底都消化不完。

也有业内分析人士表示,“新品牌为了生存用价格优势来切入市场,大品牌则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一直充足生产,因此国内产能过剩,从而造成了现下的局面。”

内容涉及乳业!国家发改委、农业农村部等五部门联合发文促进消费

07-02

骆驼精神下的品质坚守·家好万好品牌生产工厂那拉本源乳业,为母婴健康护航

新疆那拉本源乳业有限公司 07-02

确认!雅泰乳业销售总监甘强将出席2024第十届全球母婴大会暨母婴行业观察十周年庆

06-24

国大乳业益生菌配方驼乳粉,全面的营养补充,贴心呵护身心健康!

新疆太子驼乳业有限公司 06-12

从“破题”到“出圈” 以“中国模式”助力“乳业强国”

06-10

标签:乳业
热点招商类目
奶粉
辅食
奶瓶
纸尿裤
洗护
首页联系客服关于我们
全球婴童网-母婴用品行业门户平台,助力行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190
取消
  • 搜产品
  • 搜品牌
  • 搜企业
产品分类查找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大类
小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机构
大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