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每年近5万儿童死于意外伤害 多是留守儿童

全球婴童网导读:中国留守儿童的数量还在不断地增加,越来越多的孩子加入到留守儿童的行列当中。这总是说中国国情所迫,但是父母挣钱究竟是为了什么。大部分人大概会说,我都是为了家人的幸福,为了孩子的未来。那么孩子都没了,你要这些钱到底有什么用?

6月14日,河南邓州市一名12岁女童为救落水的弟弟溺水身亡。这对姐弟是“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在江苏打工,他们在奶奶照料下,在城里上学。

邓州市的“留守儿童”数量庞大,粗略估算,父母双方常年在外务工的留守儿童约13万人,占当地总人口的近十三分之一。

留守女童溺亡事件背后,凸显的是 “留守儿童”群体因溺水、交通事故、中毒等意外伤害而亡故的事件日益增多的现实。据统计,中国每年有近5万名儿童死于意外伤害,其中大部分是留守儿童。

对于留守儿童的家庭、学校还有地方政府来说,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应对和防范,改善留守儿童的安全状况,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6月30日上午,小雨。距离孙女陈瑞雪溺亡已有15天。这天邻村有人去世,陈克金和老伴听到哭声,又想起离世的孙女,也跟着哭起来。

陈瑞雪溺亡的地点位于河南邓州市湍河小刘营段。此河段曾采过砂子,水深且急。岸边竖立着水深危险的红字警示牌。

陈克金说,孙女死后,他去河边、孙女的同学家、亲戚那里了解一遍情况后,他决定自家承担这个责任,哪儿也不再找了。

12岁女童:喊着不会游泳仍救弟

63岁的奶奶带着孙子孙女在邓州市已住了4年多。多数时间都是她一个人带孩子。丈夫陈克金平时要在30公里外的老家忙农活。
4年前,与很多外出打工者一样,陈瑞雪的爸妈选在邓州市区购置了一套80多平方米的住房。这套房的周边有邓州一高、二高、湍河一初中、13小等,买房的目的也是为了让儿女在城里上学方便。

陈瑞雪出事的6月14日是星期天。对于她来说,每周也只有这天可以出去玩,上小学四年级的她,周六还要去上辅导班。

陈瑞雪留给爸妈的记忆是她特别爱出去玩。

但平时在家,他们住在五楼。奶奶患有严重的风湿病,上楼下楼都是难事,也无法带着姐弟俩外出。陈瑞雪就自己出去玩。出事的当天也是这样,陈瑞雪对奶奶说下楼玩会儿就上来。

“双手拽都拽不住。”奶奶说,孙女和孙子平时都不怕她。说得多了,孙女还会跟她对吵,不让她管。

实际上,当天陈瑞雪与同班的另一女生约好,一起带着弟弟去湍河边玩。

另一位女生的家庭与陈瑞雪一样,父母在外打工,只有爷爷住在城里照看孙女。

从陈瑞雪居住的小区到事发地点有三四里路。当时正值中午,炎热的河边比较安静。

据陈克金描述,那段河道此前曾经采过砂子,水很深,岸边也竖着警示牌。他了解到的情况是:孩子们到河边后,弟弟的玩具掉到水里,7岁的弟弟去捞时,滑进水里。姐姐陈瑞雪见状,一边喊着自己不会游泳,一边还是跳进水里救弟弟。这一跳就再没有上来。

同去的女生见状,大喊救命,几百米外的钓鱼人陈雷(音)跑过来将弟弟救上来,又下水摸了几遍,没有发现陈瑞雪。

接到报警的邓州消防官兵赶到,在河里找到陈瑞雪的遗体。

父母:到现在也不了解女儿的内心

“我们这一辈子都亏欠她了,怎么也弥补不回来了。”闻讯回家的小陈夫妻陷入到自责中。他们说,如果不出门打工,或许不会出事。

今年30岁出头的小陈夫妻俩结婚后到江苏江阴市打工,一去就是12年。他们干过纺织厂、电子厂、机械厂,从小工升到普工。如今一人一天平均挣150元工资。一个月俩人毛收入6000多元。

小陈每天在厂里12小时,早8点到晚8点。妻子早晚班每月轮流,上晚班时,凌晨1点下班,小陈要骑电动车去接她。

俩人在工厂里的生产线上为产品安装零件。有时加班到夜里12点。

“下班回来,话都不想说,倒头就睡。”小陈说,不仅平时与家里父母孩子沟通少,就是天天见面的夫妻话都很少说。

短则半月,多则一个月,他们会给家里打一次电话。电话里,女儿、儿子都会要玩具。

去年春节前,女儿在电话里要一套“芭比娃娃”,还想要一双溜冰鞋。他们回家给她买了一套“芭比娃娃”,溜冰鞋原本打算今年春节回去再买。

他们多数春节回家都不超过15天。小陈仔细回想,他甚至到现在也不了解12岁的女儿内心世界是什么样。

最近几年,孩子懂事后,才知道还是爸妈最亲。以前儿子小的时候,夫妻俩回来,都不让他们抱。

最近两年,他们一回来,儿子都不跟奶奶睡,吵着要和爸妈睡一起。

每年过完年回江苏打工,他们都会提前把孩子送到农村老家,买好玩具哄着,他们偷偷离开。否则两个孩子会揪着衣服,哭喊着不让走。

村庄:办丧事都没有年轻人抬棺

明知道子女由爷奶照顾有弊端,但在外打工的人大多数还是选择把孩子留在家里。

小陈早就意识到爷奶隔代教育的问题,女儿陈瑞雪不怕奶奶,奶奶也管不住她。

女儿也跟小陈说过几次,不愿意让父母外出打工,平时很想他们。

但是打工也是他们无奈的选择。

小陈说,他和妻子在江阴租住在一个旧厂房隔起来的小房间里,一个月300多元房租。如果要住好一些,租金更贵,即使是一个小区的地下室,也要500元一个月。

在江阴市打工十多年,小陈没有见哪位工友把孩子接到当地照看。孩子要上幼儿园,上小学是最大的问题。

江阴当地的幼儿园一年要一万多元。如要上小学,就需在当地买房。按他们的收入,省吃俭用十年,才存了16万元,仅够在老家邓州市城区买一套没有房产证的“小产权房”。

女儿出事后,小陈夫妻俩决定不再到外地打工了,陪着7岁的儿子在邓州生活。

但是不出去打工,以后做什么呢?小陈并没有想好,他说自己也很无奈。“想不了那么多了,反正再也不去打工了。”

他们家的八九亩地,爷爷陈克金在种着。这两年花生收成不错,一年能有近万元的收入。陈克金在农闲时也去附近苗圃里锄草,一天有50元工钱。

邓州市是全国的粮食生产大县,全国小麦的主产区。但当地厂矿企业少,大型劳动密集型企业也并不多。

“回来收入肯定要减少一半。”小陈说,他和妻子都是初中毕业,没有技术。回来即使能找到工厂上班,一个月也只有1000多元工资。

记者注意到,在小陈的老家,距离邓州市30多公里的高集乡任岗村,除了孕妇,哺乳期的女子外,再剩下就是老人和儿童。一对老人带四五个孙子、孙女的情况比比皆是,村民说,村里绝大多数的青壮年都在外地打工,现在村里办丧事都找不到年轻人抬棺。

陈瑞雪的爷奶还有一位99岁的父亲在农村,这也是爷爷无法长期留在城里照顾他们的原因。

在临近乡镇中心小学的村庄,六十多岁老人每天早上六七点送孙辈上学,已成为当地农村的一景。

2010年,邓州人梁鸿写的《中国在梁庄》一书中提及了这一现状。她书中提到一个案例:当地有老两口照顾四个孙娃,夏天四个孙娃到河里洗澡全部淹死,最后老两口也服毒自杀。

当地一位小学副校长说,指望老人担负起孩子的安全责任实属为难。一些老人不识字,连学校发的安全须知都看不懂,另外如果他们本身都患病,怎么能看护好孩子不出事?

学校:“留守儿童”催生民间托教班

陈瑞雪所在的邓州市第十三小学,每个班都有30多名“留守儿童”。像陈瑞雪这种家长把房子买在城里,爷奶来照顾上学的学生并不多。

班里的“留守儿童”多数都在学校附近的托教班寄宿。据当地教育部门人士介绍,2000年以来,城市里逐渐出现专门寄宿“留守儿童”的托教班。这些托教班都是民办以营利为目的的机构,没有在教育部门备案,也不具备相关的安全资质。他们在学校附近居民区租民房,接收来自农村的学生到这里寄宿上学。托教班每月收费500元左右。

邓州城区某小学副校长王伟(化名)说,这些应运而生的托教班,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农村孩子选择到城市或乡镇上学的大趋势。

王伟透露,农村学生向乡镇、城市集中造成农村小学大量萎缩,即便是勉强开课的村办小学也只有10-20多名学生。而城镇学校则人满为患,邓州市城区有16所公办小学和2所民办小学。每个班多则100多名学生,最少的也有80多名学生,其中留守儿童占25%。

一位五年级班主任说,开学时每位学生填写登记表,家长名字和紧急联系人名字不一致的基本是“留守儿童”。

这位班主任说,90%的留守儿童成绩差,极个别学习成绩能跟上。另外,这些留守儿童普遍性格内向,因为父母不在身边,学校一些课外活动他们基本都不参加。

而与主流学生群体脱离,无形当中也影响了孩子性格的培养,导致多数留守儿童性格内向,叛逆心强。

社会:各界仍在苦寻良策

陈瑞雪的事故发生在周末离校的时候,学校方面表示自己没有责任。

邓州市第十三小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师说,学校对安全方面很重视,每周都召开安全专题班会,教授学生防水、防电、防火等安全知识。

今年暑假前,学校专门印制了《致家长的一封信》,让家长们在放假期间看好孩子,不要去危险的地方,不能单独游泳等。

当地教育部门介绍,早在十多年前,各学校都为在校生购买了校内安全险,学生在校内出现的非第三方安全事故,学校会负责。但一旦学生离开学校,节假日在家里发生安全事故,学校的责任就很小了。学校也没有办法负责到底。

据邓州市主管教育的负责人介绍,全市175万人,每年外出务工人数在45万人左右,粗略估算,父母双方常年在外务工的留守儿童约13万余人,留守儿童问题日益凸现。

为了应对留守儿童的问题,邓州市已投入1.2亿多元,改造了乡镇和村办的近300所学校320余幢校舍,将97所初中、小学建成寄宿制学校。这位负责人表示,这些寄宿学校将会解决70%留守儿童无人管理的难题。

在邓州市内,教育部门在一所公办小学、两所公办初中开展了寄宿制试点学校建设。

邓州市主管教育的负责人也坦承,由于农村学生向城市集中的现实,城里中小学建设扩建速度赶不上学生增长速度。如今,城区每个学校都处于超员状态,若是全部实行寄宿制,还受到当地财力、教育设施、教师配备等多方面制约。因此,目前除了正在进行寄宿制试点的这三所学校外,尚没有其他公立学校推行寄宿制。

邓州当地一些乡镇干部也对留守儿童安全事故监管道出苦衷。他们说,一旦学生离开学校,依靠政府或社会力量,很难将留守儿童安全问题统管起来。作为基层政府,没有财力,也没有精力来管理这件事。目前仍依靠家长对孩子的安全负责。如何预防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不出安全事故,地方政府仍没有良策。

记者在邓州市采访时,正值学生放暑假。镇上的网吧、游戏厅挤满了孩子。在托教班寄宿的孩子,放假了也回到爷奶那里,有些爷奶不识字,《致家长的一封信》就扔在教室里,没有带回去。

为儿童安全座椅配备强制性“法律靠背” 提升儿童出行安全意识

07-18

安全座椅真的能保障儿童出行安全吗?Britax儿童安全座椅怎么样

宁波英孚婴童用品有限公司 06-21

HBR虎贝尔X5PRO儿童安全座椅 满足9个月-12岁孩子的成长所需·守护宝宝出行安全

上海五虎汽车用品有限公司 11-28

感恩阿瑞斯儿童安全座椅 出色保护宝宝出行安全

台州市感恩汽车用品有限公司 11-13

用儿童汽车安全座椅保障孩子出行安全

好孩子(中国)商贸有限公司 09-02

标签:出行安全
热点招商类目
奶粉
辅食
奶瓶
纸尿裤
洗护
首页联系客服关于我们
全球婴童网-母婴用品行业门户平台,助力行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190
取消
  • 搜产品
  • 搜品牌
  • 搜企业
产品分类查找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大类
小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机构
大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