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学校如何管理学生

现代的学校管理孩子,都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用以规范孩子的言行举止。老师发现在课堂上犯错误了,直接叫他(她)站到教室后门或门口罚站,要不然就叫到办公室里对其训诫。实在不行还有叫家长这招。

在古代对小学生的行为管理相对严厉,家长也大多认同“不打不成器”。学习不认真或学得不好,被打板子、抽鞭子、罚跪……如同家常便饭。王充《论衡·自纪篇》称,“书馆小僮百人以上,皆以过失袒谪,或以书丑得鞭。”可见,在汉代就流行体罚学生。

体罚,在古代叫“挞罚”。到后来,挞罚手段不仅没有取消或减轻,反而加重了。在明代,“挞罚”便为乡村小学普遍采用,严重时连学生家人都跟着受罚。明黄佐《泰泉乡礼·乡校》中规定,“如若无故而逃学一次,罚诵书二百遍;二次,加朴挞,罚纸十张;三次,挞罚如前,仍罚其父兄。”

当然,也有的老师很人性,如给学生开“免打条”,表现、学习都不错的“三好生”免打。明理学家沈鲤就主张,“学生勤学者、有进益者、守学规者,给免帖一纸,遇该责时,姑免一次”。

体罚其实只是古人规范学生行为的方法之一,古人同时还会采取多种手段教育孩子。有时甚至直接请家长、年长者坐进教室,参与班级教学秩序管理。明代良吏叶春及在惠安办学时即如此,其《石洞集·惠安政书》中这样记载,“轮笃实老成者二人,平旦坐左右塾,以序出入。”

此外,古代还很注重对学生日常行为的稽考,以约束学生行为。如明代有的小学设立“扬善簿”、“改过簿”、“记过格”,好事坏事均记录在案,作为学生升学录取时的参考。

这种“功过簿”并非一定由老师填写,如明代儒学家刘宗周,其家塾修业课程中,要求学生早上起来第一事就是填“记过格”,上面列出数百种日常行为,有“微过”、“隐过”、“显过”、“大过”、“丛过”、“成过”等6项评语,让学生自己评价昨日表现。

玩具反斗城持续推进儿童教育,重建湖北、贵州两所幼儿园

03-30

好未来旗下儿童教育品牌摩比将发售秋季新品《摩比玩教具》系列启蒙图书

09-21

喜讯 | 同伴贝宝荣膺网易金翼“2020年度家长信赖儿童教育品牌”!

运动宝贝(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12-03

打造儿童教育全产业链新生态 CPE中国幼教展上海盛大开幕

10-21

CCEC儿童教育大会暨2020第6届广州国际儿童创新教育博览会

09-05

标签:儿童教育 幼儿教育 儿童学习
热点招商类目
奶粉
辅食
奶瓶
纸尿裤
洗护
首页联系客服关于我们
全球婴童网-母婴用品行业门户平台,助力行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190
取消
  • 搜产品
  • 搜品牌
  • 搜企业
产品分类查找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大类
小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机构
大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