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奶粉不敌洋奶粉 质量问题困扰发展

全球婴童网导读:国产奶粉不敌洋奶粉。当前,国产奶粉质量问题,时刻困扰着中国乳业发展,面临着消费者的信任,又该何去何从呢?

近年来,我国迎来奶业发展最好的历史时期,奶业形势好,不单表现在收入增加、效益提高上,重要的是,我国奶业已经进入到了一个调整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奶业生产现代化的进程正在不断加快,包括奶粉在内的乳制品质量不断提高。

目前我国乳品企业共有1600家左右,奶粉产能超过150万吨,加上每年的适当进口,我国奶粉市场供需基本平衡。现在,我国奶粉质量究竟怎么样?消费者是否可以放心食用?

高鸿宾说,农业部连续5年实施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计划和生鲜乳专项整治,累计抽检生鲜乳样品9.8万批次,抽检指标从6项增加到12项,涵盖国家公布的所有违禁添加物,检测范围覆盖全部奶站和运输车,生鲜乳三聚氰胺检测合格率连续5年保持100%。整个抽检证明了奶业安全状况恢复,提高了国人对中国奶业的信心。

尽管中国奶业质量取得全面进步,但奶粉的“质量之困”依然存在。
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胜利分析了其中的原因。首先是奶粉产业集中度偏低,造成奶粉质量水平参差不齐。我国奶粉行业规模巨大但却是食品行业中最分散的行业之一,我国最大的奶粉品牌的份额占国内市场份额不足15%。婴幼儿奶粉因其竞争激烈而更说明问题。目前,全国婴幼儿配方奶粉前十大品牌中,国产品牌有5个,分别是贝因美、伊利、合生元、雅士利和圣元,其中贝因美和伊利位于第一梯队,份额占比均不足10%。

其次,是奶粉产业处在加速追赶期,造成奶源质量波动大。从生产方式看,一家一户的养牛方式包括从挤奶到运输过程中会因为可能存在的管理漏洞而产生奶源质量隐患。从产业效率看,奶牛养殖户存在“养牛挤奶”与“杀牛卖肉”的效益对比现象,造成奶牛养殖水平不稳定,从而带来奶源质量不稳定的隐患。从价格机制上看,原料奶生产主体与奶制品加工企业利益关系不紧密,未建立价格联动的利益分享机制,高品质奶源供应得不到有效激励,甚至同低品质奶源一起“大囫囵”收购,挫伤了原料奶生产主体提供高品质奶源的积极性。

奶粉“质量之困”,困扰着消费发育和产业发育。中国奶业协会乳业专家顾佳升分析,从消费发育看,当年的奶制品三聚氰胺污染事件的影响依然没有彻底消除,消费者对消费国内奶粉的信心还在恢复之中。根据中国奶业协会统计,每年我国的婴幼儿奶粉市场至少需要30—40万吨,但目前我国每年的婴幼儿奶粉产量约为8—10万吨。原因是市场对国产婴儿消费奶粉的信心不足,抑制了乳业企业扩大奶粉生产规模的动力。

从产业发育看,本土奶粉市场份额和洋奶粉市场份额比重的失衡,抑制了国内乳品企业生产奶粉的资本周转,使乳企发展缺乏后劲。李胜利坦言,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奶粉市场,也是全球奶粉市场增长速度最快、最有潜力的市场,占据全球1/4的奶粉市场,但至今仍未产生与国内市场份额相匹配的奶粉业龙头,目前国内最大的奶粉企业贝因美公司的市值尚不足美国的美赞臣公司的1/5。

美国最大奶粉供应商,再次被调查!曾有多名婴儿在食用其问题奶粉后死亡→

02-20

这些问题奶粉事件 依旧让人印象深刻

08-25

央视曝光“问题奶粉”,威胁53万婴幼儿健康,多数家长还在购买

07-17

又一款问题奶粉出现!“依诺铂欧”婴儿奶粉抽检不合格

07-01

雅培违规发布广告再被罚1.5万元 曾因香兰素问题奶粉被罚超千万

07-08

标签:问题奶粉
热点招商类目
奶粉
辅食
奶瓶
纸尿裤
洗护
首页联系客服关于我们
全球婴童网-母婴用品行业门户平台,助力行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190
取消
  • 搜产品
  • 搜品牌
  • 搜企业
产品分类查找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大类
小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机构
大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